银行试图激活睡眠卡,未能激活或将销卡。
近半年 来,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 、浦发银行等30多家银行陆续发布通知,对长期睡眠的信用卡账户开展清理及安全管理等工作。
根据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的要求,存量业务需在6个月内完成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工作,在2年过渡期内完成整改。如今,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整改已进入最后阶段。清理睡眠卡、超量卡是银行完成监管要求的需要,也是保障银行业平稳发展的需要。
01
30余家银行集体公告
国内信用卡发行量如今已高达8.07亿,信用卡人均持卡量0.57张,但信用卡激活率却仅有40%。此外还有许多持卡人获得信用卡后,将信用卡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实际使用率不言而喻。
睡眠信用卡占比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由于,发卡行在推广信用卡时急功近利,追求快速占领市场,忽视了个人资质、风控、持卡人需求等因素——有些银行曾经鼓励一人办多卡,降低办卡门槛,增加办卡礼品,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睡眠卡。为了激活睡眠卡,银行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推出更多活动,以刺激持卡人消费。
另一方面是源于,持卡人在办卡时对于信用卡的使用规则和费用收取标准不熟悉,只看重礼品或是帮助银行从业人员拓展业绩。随着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移动支付更高频且更便捷,线下使用POS机刷卡的人数在下降。
2023年,银行持续深化整改信用卡业务,第一季度已有不少银行发布通知,开展梳理信用卡相关业务规范的工作。目前信用卡梳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清理睡眠卡、限制挪用信用卡资金、限制持卡人超量持卡等方面。
在「支付百科」整理出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多家银行均发布公告清理睡眠卡。
02
清理睡眠卡是趋势
中国银行协会2021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近4亿的信用卡6个月内没有使用记录。大量出现的睡眠卡,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更是对个人资金安全的一种挑战。
对发卡行而言,维护睡眠卡的成本居高不下。发行信用卡时银行发卡成本在百元上下,休眠的信用卡既无法回本,也无法为银行带来额外的收益,此外每年银行还需要为这批睡眠卡付出高额的管理费用。除此之外大量的信用卡也为监管带来了问题,容易衍生电信诈骗、洗钱等不法行为,如此大规模的闲置不可避免的为银行带来了金融风险。对于银行而言睡眠卡是随时会爆发的风险隐患。
对于持卡人而言,睡眠卡导致的资金安全同样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如持卡人不小心遗失信用卡,或被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得,会有被盗刷的风险。另外持卡人若忘记缴纳信用卡年费,这笔欠费也会形成不良记录影响征信。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多银行明确信用卡资金流向的建设已基本完成,清理睡眠卡将会成为近期银行整顿业务的重点。清理睡眠卡,可以减少监管成本,金融风险,管理成本,有利于银行由追求数量转化为追求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整顿信用卡业务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阵痛,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清理睡眠卡还是明确资金方向,对于银行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
目前新规发布已过半年,银行开始在存量上大规模开展活动,试图激活睡眠卡,抢收一波睡眠客户。对于难以激活的睡眠卡,银行开始盘点其客户规模,为清理工作做准备。
预计,此次大规模清理,对未来几年的信用卡市场都将有巨大的影响。规范信用卡业务将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中建立良性竞争的新秩序的同时,也更有利于保护持卡人权益。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