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融产品销售时,部分人员违规夸大产品收益、诱导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黑龙江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谨慎购买金融产品,防范销售误导风险。
一、销售误导的表现形式
(一)故意夸大收益。在销售金融产品过程中,部分销售人员避重就轻,引用不真实、不准确的数据或对过往业绩进行虚假、夸大宣传。
(二)保本保收益宣传。对产品收益或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
(三)混淆产品类型。以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基金等名义销售保险产品,或将保险产品称为理财产品,未如实向消费者告知产品类型。
(四)隐性捆绑搭售。以公司规定、相关政策、强制勾选为由,变相误导消费者购买附加金融产品,致使消费者购买非必要的产品或服务。
二、注意四“要”点,防范销售误导风险
(一)要选择合规机构。选择持有相应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机构,咨询具有从业资格、符合资质的产品销售人员。
(二)要立足自身需求。科学制定金融理财计划,从自身理财需求出发,不被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迷惑,理性购买金融产品。
(三)要了解产品信息。运用好自己的知情权,仔细阅读产品条款,详细了解权利义务、限制条款、免责条款等产品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四)要不轻信高收益。高收益必然带来高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清醒的认识,不盲目相信“高收益”、承诺保证收益等不实宣传。


全部评论


机会情报
- 供应链调整与需求反弹共振,半导体材料产业迎增长新动能
- 特斯拉在国内申请人形机器人商标,关税缓和下产业链公司迎机遇
- 苹果AI眼镜发布时间或提前,AI眼镜相关技术望加速迭代
- 多部门联合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小金属行业格局将重塑
-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近乎真人的面部表情
- 本周多场技术大会即将召开,电池龙头齐聚
- 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爆单,王兴兴透露行业现状及趋势!端到端AI成为焦点
- 重磅,军工板块爆发,多股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5亿,机构看好后市表现!
- A股避雷针: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调查,3连板成飞集成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多股公告股东拟减持
- 华为哈勃入股千寻智能,进入机器人赛道 或推动行业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