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保监局风险提示:警惕六类诈骗“陷阱” 守住养老钱包
1评论 2023-03-16 15:22:43 来源:金融界
3月16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了风险提示,以此警惕六类诈骗“陷阱”。
典型“陷阱”一:“代办保险、代理退保”骗局
“代办保险”骗局: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对养老保险需求较大,但又不了解保险政策、不清楚办理程序的特点,谎称在社保局有“特殊渠道”,可通过一次性补缴享受养老退休金,或通过挂靠公司虚构劳动关系、伪造年龄等方式为未参保人员补缴、代缴社会养老保险。老年人一旦支付大额款项,不法分子便音讯全无。
“代理退保”骗局: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得保单信息后联系老年人,通过诋毁保险公司产品、承诺更高收益,诱骗老年人退保,先收取高额手续费,待退保后再推荐老年人购买“其他理财产品”,最后人走楼空。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保险政策要了解,退保投资要防骗。一是不信“偏门”,办理各类保险业务一定去正规机构;二是不贪“小利”,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三是多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的特征、办理流程以及金融常识,有效增强自身风险识别能力。
典型“陷阱”二:“黑中介贷款”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小广告”,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一旦老年人与其联系,不法分子即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老年人连续转款。有的不法分子还以需要老年人证明自己有还款能力为由,要求老年人先往骗子账户内存钱。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想要贷款或信用卡,正规渠道去办理。老年人若确有相关需求,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渠道申请个人贷款或获取信用卡额度,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使用金融机构官方手机APP等多种渠道进行咨询办理。金融机构有严格的授信条件和审批手续,不会通过非正规途径办理业务。
典型“陷阱”三:“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抵押房产以获得资金,再用所获资金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这种“抵押-借贷-理财”的方式操作流程繁、参与主体杂、投资风险高,老年人往往难以看清其中套路与风险。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一点,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再将资金盗取使用乃至挥霍一空。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不仅无法获取收益、收回本金,还可能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赚钱买房多年功,抵押诈骗钱房空。正规的“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而不法分子所宣称的“以房养老”与国家试行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完全无关,只是假借国家政策名义为非法集资活动造势宣传,根本不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而往往是“以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典型“陷阱”四:“投资理财”骗局
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等旗号,通过虚构投资理财项目、夸大投资收益,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诱骗老年人投资。不法分子往往先让老年人“小额投资”,然后按时“高额返利”,进而引导老年人追加投资金额。一旦老年人大额投入,不法分子便消失不见。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投资理财“高收益”,血本无归是结局。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切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投资理财首先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其次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解,多方查证,谨慎对待。要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判断,以防被不法分子蒙骗。
典型“陷阱”五:“收藏投资”骗局
不法分子常用“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绝世珍藏”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投资一些所谓“收藏品”,并许诺在短期内会帮助老年人将“收藏品”进行拍卖以实现“收益翻番”,继而索要“展览费”“评估费”“公证费”等相关费用。其所谓的“收藏品”只是一些外表华美的工艺品或翻版印制的纪念钞,均不具备所宣称的高价值,也难以再次出售回本。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收藏投资门槛高,小心骗子设圈套。涉及收藏投资,如果推销者声称“藏品回购、短时间内升值、帮助出售变现”等,基本可以断定对方是骗子。真正的收藏品投资“门槛”较高,投资者应具备相应的收藏知识,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典型“陷阱”六:“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怕生病”和迷信“专家教授”的心态,通过冒充专家身份,博取老年人信任。受骗的老年人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选择花小钱信任所谓“专家”的“良药”,在犯罪分子轮番“免费用药”等利益诱惑下,一步步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最终蒙受损失。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保健偏方勿轻信,看病首选去医院。不迷信“偏方”,不轻信所谓“专家”。身体不适要去正规医院治疗,如确需购买保健品,要多与子女商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来源为金融界银行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银行相关新闻
-
银行离柜交易逾4500亿笔
2023-03-21 09:17:5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最新投诉数据来了!交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最多,位居国有大行第一
2023-03-21 13:46:52来源:金融界
-
刘寅拟任富滇银行行长
2023-03-21 09:19:1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监管最新通报!交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933.2件,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国有银行首位
2023-03-21 13:29:13来源:金融界
-
记者观察:理财“揽客”不能突破风险底线
2023-03-17 09:24:3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金融场景遇上ChatGPT
2023-03-20 14:19:14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国潮有浦”助燃申城消费活力,浦发银行推出“三个一”促消费行动
2023-03-21 15:00:18来源:金融界资讯
-
监管层最新通报!过去一年,哪家银行的消费投诉最多?
2023-03-21 17:00:43来源:金融界
-
交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超万件,2021年信用卡逾期贷款率达4.15%
2023-03-21 15:54:20来源:金融界
-
上海农商银行顺利完成2023年上海市地方政府柜台债发售
2023-03-21 14:49:25来源:金融界资讯
-
专项债早发快用稳投资
2023-03-21 09:24:53来源:经济日报
-
国债开售当天就卖光!
2023-03-15 15:27:00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
记者观察:提前还房贷,需慎重
2023-03-01 09:15:4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