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保监局关于警惕“贷款中介”诱导提前还贷、违规转贷的风险提示

1评论 2023-03-16 16:35:48 来源:金融界

  近期,受贷款利率持续走低,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逐步拉大等因素影响,消费者提前偿还住房按揭贷款情况增多。一些“贷款中介”以帮助“提前还贷”“转贷降息”“利率低、放款快”等为由,诱导消费者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提前结清房贷,从中牟取高额中介服务费用、资金过桥费用等。贵州银保监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贷款中介”诱导,认清“以贷转贷”、违规“转贷”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侵害。

  一是违规违约风险。经营贷和消费贷等信贷资金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如果消费者未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挪用贷款资金,可能面临银行提前收回贷款,承担违约责任,存在可能影响个人征信等风险。

  二是财务风险。经营贷、消费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率、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比如,经营贷的期限较短,还款要求也不一样,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消费者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本息或续贷审批不通过,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三是法律风险。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借款人需如实向银行机构提供贷款申请资料,如营业执照、经营流水等。“贷款中介”宣称可以提供办理各项证件、材料的服务,“帮助”消费者申请贷款,往往以消费者名义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造假手段获得经营贷资格,涉嫌以欺诈手段获取银行贷款,消费者存在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风险。

  四是资金损失风险。以贷转贷模式下,“贷款中介”提供的过桥资金息费容易出现套路和陷阱,可能收取高额过桥资金利息、中介服务等费用,通过中介“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的正常息费水平,甚至“贷款中介”骗走消费者的贷款资金。

  五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在“提前还贷”“转贷”办理过程中,部分“贷款中介”获取借款人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个人重要信息后,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将信息泄露给他人或出售以获利,损害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贵州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提前还房贷需根据自身及家庭财务状况合理规划、综合权衡,依法合规办理贷款及还款业务,切勿通过违规“转贷”方式提前还贷,尤其要警惕“贷款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盲目盲信,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来源为金融界银行频道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关键词阅读:贵州银保监局 贷款中介

快来分享: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精彩推荐
银行离柜交易逾4500亿笔

2023-03-21 09:17:5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刘寅拟任富滇银行行长

2023-03-21 09:19:16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最新投诉数据来了!交通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最多,位居国有大行第一

2023-03-21 13:46:52来源:金融界

记者观察:理财“揽客”不能突破风险底线

2023-03-17 09:24:3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国潮有浦”助燃申城消费活力,浦发银行推出“三个一”促消费行动

2023-03-21 15:00:18来源:金融界资讯

金融场景遇上ChatGPT

2023-03-20 14:19:14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民生理财发布长三角主题理财产品

2023-03-21 18:38:39来源:金融界资讯

监管层最新通报!过去一年,哪家银行的消费投诉最多?

2023-03-21 17:00:43来源:金融界

交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超万件,2021年信用卡逾期贷款率达4.15%

2023-03-21 15:54:20来源:金融界

上海农商银行顺利完成2023年上海市地方政府柜台债发售

2023-03-21 14:49:25来源:金融界资讯

监管最新通报!交通银行平均每千营业网点投诉量933.2件,连续四个季度位列国有银行首位

2023-03-21 13:29:13来源:金融界

专项债早发快用稳投资

2023-03-21 09:24:53来源:经济日报

17部门发文 支持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

2023-03-21 09:17:08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记者观察:提前还房贷,需慎重

2023-03-01 09:15:41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更多>>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理财产品快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