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银行容易受到汇率问题冲击,具备债务问题严重,存在大量以外币计价的债务,对外国资本高度依赖等特点,在萧条时期更容易出现经营问题。
相关消息显示,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与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简称“瑞信”)已达成协议,瑞银将以远低于瑞信市值的30亿美元(206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后者。<?XML:NAMESPACE PREFIX = "O" />
01
瑞士信贷银行
瑞信成立于1856年,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的银行(仅次于它的长期竞争对手UBS),也是一家投资银行和 金融服务公司 。在五十多个国家有分公司,公司 总投资 为245亿美元,管理财产为11953亿 瑞士法郎 。?
近日,瑞信被瑞银收购的消息引起金融市场关注,财报显示,瑞信2021年亏损115.13亿元,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47.98亿元,同比下降19.45%,净利润亏损550.13亿元,同比下降443%,亏损持续扩大。
接着,瑞信在欧洲市场的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瑞信曾宣布将从瑞士央行借款500亿瑞士法郎,短暂地挽回了投资者的信任,直到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则称绝对不会向瑞信提供更多援助,导致引起股市抛售,瑞信股价呈现迅速跌落情形。
随后,瑞信还自查出财务报告中存在“重大缺陷”,包括近期硅谷银行倒闭破产引发市场投资者的不安情绪爆发,这些多重诱因导致瑞信彻底丧失投资者信任,而被瑞银收购也成了目前最优的确保金融稳定和保护瑞士经济的解决方案。
02
2023破产银行
今年接连几家全球级银行破产倒闭、被收购的消息备受关注,通货膨胀导致的经济危机正在进一步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
硅谷银行、美国签名银行、加密货币银行
破产原因:存款利率上下浮动过大,导致银行经营风险加剧,储户丧失储存信心导致银行遭受“挤兑”而倒闭、破产。
美国硅谷银行因为亏损,陷入了流动性危机,为自救出售资产,却因美国美联储政策陷入负债平衡紊乱状态,导致股价暴跌60%,储户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被损害纷纷取钱,导致硅谷银行来不及自救就被“挤兑”倒闭。
美国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加密货币银行同样因为受到储户挤兑迅速破产倒闭。
此外,美国近200家银行面临爆雷,或有破产风险。
由于欧美储户正在面临金融经济的动荡期,“挤兑”可能会影响大部分银行的发展,相关信息显示,欧美一部分银行有未来裁员的计划,而且受到几大全球级别银行的破产倒闭、被收购的影响,现有银行也会受到储户不信任的风险,目前欧美银行的发展仍需步步为营。
与国外受到储户挤兑导致银行倒闭的情况不同,国内家庭储蓄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国内银行的倒闭、停业风险,一方面是因为电子支付的情况增加,银行的需求降低;二是经营不善导致损失难以支撑银行系统运行。




- “工业牙齿”闪耀中原!金刚石大会开幕,券商力荐两大掘金方向
-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在即,加快推动从灰色地带迈向制度化发展
- 国产EUV光刻胶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 药明康德交出“史上最强”半年报,CRO行业正在迎来三大复苏信号
- 首家机器人6S店开业,机构称人形机器人是AGI落地理想载体
- DDR4销售动能强劲,涨价效应或持续到2025年底
- 盘前公告淘金:包钢股份中标雅鲁藏布江大项目,北方稀土确认利好!药明康德拟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至114.15元/股
- 第100家央企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显现
- 把“人口”当“基建”的时代来了!国家发钱养娃催热四大赛道,或推动权益市场风格转变,补贴之外还有哪些期待?
- 重磅利好!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母婴用品及乳业板块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