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第三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其中,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自去年8月以来连续7个月维持不变。
考虑到当前LPR报价由“MLF利率+加点”组成,MLF维持不变使得3月LPR调降的空间大幅缩减,但3月17日突如其来的降准曾引发市场对LPR下调的猜想。不过专家普遍认为,当前市场利率快速上行使得银行负债成本大幅抬升,资负两端叠加作用下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承压,LPR报价没有下调的基础和空间。
“本月MLF中标利率未变,已经意味着本月LPR下降的可能性较低,LPR维持不变符合预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今年以来人民币贷款增长迅猛,信贷扩张过快导致银行负债压力加大、成本增加,这导致银行减少加点的动力不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近年来,为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银行部门加大逆周期支持力度,持续为实体经济让利,企业贷款利率已创有统计记录以来最低。当前,部分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这是导致银行下调“加点”意愿不足的原因。
近期,人民银行宣布,将在3月27日降准0.2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过,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提出,虽然人民银行推动降准加快落地,能够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但此次降准幅度偏小,节约的资金成本相对有限,暂不足以推动LPR下调。
“此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可释放低成本资金5000亿-6000亿元,推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60亿元左右,但尚不足以达到LPR报价单次5个基点的调整步长。”温彬介绍,当前国内基本面企稳向好、宽信用加快推进,在企业融资意愿增强、房地产筑底企稳下,短期内降息和调降LPR的必要性不高。
展望未来,董希淼认为,下一步LPR仍有下降的可能。1-2月虽然信贷增长迅猛,但住户贷款增长仍然缓慢,居民部门消费和投资需求低迷。“应高度重视居民部门信心较弱、需求不足等问题,继续引导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提振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同时,应加快采取综合措施,稳住和扩大居民日常消费和大宗消费。”董希淼建议。




- 重磅,军工板块爆发,多股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5亿,机构看好后市表现!
- A股避雷针: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调查,3连板成飞集成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多股公告股东拟减持
- 华为哈勃入股千寻智能,进入机器人赛道 或推动行业高成长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大消息,官方受理生产许可证申请!飞行汽车迎风口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草案)》审议通过,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
- C919姊妹机型完成最长商业首航,航程超3300公里
- 新突破!韩国电池制造商研发新技术,固态电池寿命或提升三倍
- 世界无人机大会将召开,机构称未来行业市场规模或超3000亿
- 百架eVTOL采购启动,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 华为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性能超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