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日收益5%,这个是假银行!官方紧急提示

  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网站、社交平台、APP等所称“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4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中国时间银行”有关风险的提示》称,近期通过日常监测发现,个别网站发布“中国时间银行上市”等虚假信息,且有名为“时间银行”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以公益养老为名目开展投资活动。银保监会从未批准设立“中国时间银行”,相关网站、社交平台、APP等所称“中国时间银行”有关内容均为虚假消息,相关投资活动涉嫌违法犯罪,请公众谨慎辨别,谨防上当受骗。

  号称日收益5% 这个是假银行!官方紧急提示

  同时,以“时间银行”命名网站、APP、微信公众号、自媒体账号等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九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规定。

  银保监会已与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8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违法使用“银行”字样专项清理整治活动,部分违法行为已得到纠正。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做好规范“银行”字样使用工作,清理虚假网络信息,整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01

  号称日收益5%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近期,一些微信群、QQ群大量流传着一种基于互助养老模式的新型投资模式,投资者通过一款名为“时间银行”的手机App,在线上充值一定的“时间币”聘请志愿者就可以产生收益,“时间币”还能一比一兑换成人民币。

  该项目主打“收益高,风险低,背靠国家新出台养老政策”,吸引了许多中老年人参与。

  据报道,“时间银行”App的推广人宣称,该App是国家政策背书的低风险投资项目,认购雇佣后每天都能有5%的收益,“例如,1000元起步每天能给到50元,国家政策一直会持续到2025年,投得越多,回本越快。”

  此外,3月份,有人以“中国时间银行上市计划”作文章,提到“以中国时间银行‘时间币’为上市资产筹码,预计发行价将不低于30元每股,时间币也将打通上市募股渠道进行公开融资,促进我国‘银发经济’有效发展,或将成为我国养老产业第一流通货币。”

  不过,就在3月15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警惕不法分子涉嫌伪造民政部文件等违法活动的声明》表示,从未单独或联合印发过《“时间银行”十四五规划(2021-2025)国家战略项目》(民发〔2022〕78号)、《关于设立<;时间银行志愿者协会>;的实施办法》(民发〔2022〕172号)、《<;关于建立时间银行线上云社区补贴制度>;的通知》(民联发〔2022〕182号)、《关于设立“时间币(TIME)”奖励机制规范细则》、《<;进一步完善中国时间银行全国统一建设标准>;的通知》(民发〔2023〕198号);以上5个文件均系伪造。民政部也从未登记过名为“时间银行志愿者协会”的组织。

  02

  并非首次点名“时间银行”

  据了解,去年年初,银保监会曾发布风险提示称,通过日常监测发现,一些地方出现多起未经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不规范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一些地方使用“银行”字样命名某些公用项目,并在公开印发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中不规范使用“银行”字样,包括使用“两山银行”“粮食银行”等名称命名相关生态资源经营发展平台,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使用“银行”字样标识等。

  当时,银保监会表示,未经批准使用“银行”字样,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的法律规定。同时,将相关生态资源经营发展平台等冠以“银行”名称,容易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同年12月2日,为规范“银行”字样使用,防范相关金融风险,推进相关整改规范工作,银保监会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银行”字样的使用依法须经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审查批准。明确“单位”包括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并对自然人以营利性为目的或者以可能为公众误导的方式使用进行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曾表示,当前,存在一些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工商企业使用如“时间银行”“粮食银行”等“银行”字样的情况,实际上相关名称完全可以用“宝库”“仓库”等其他名称替换,既满足合规要求,也不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

  03

  已有多家假银行被打假

  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第七十九条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未经批准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严格控制企业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也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基本原则。

  不过,近年来,市场上频繁出现企事业单位、个人,甚至政府部门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违法使用“银行”字样容易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依法应当予以整改规范。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近年来查处了多起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案件。

  去年5月,网上就曾出现过名为“中国平原银行”的假银行。广东银保监局就此发布了关于“中国平原银行”涉嫌违法行为的公告。公告指出,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未曾审批许可过“中国平原银行”筹备、设立等,所谓的“中国平原银行”涉嫌非法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

  2021年7月,还有一家“红旗银行”披着华资外衣声称其“上海分行”挂牌成立,将开展所谓贷款融资、国际贸易结算等业务。此非法机构也很快被打假。上海银保监局针对上述情况进行郑重提醒,“红旗银行上海分行”未获得金融业务许可,属于非法金融机构。请广大市民切勿上当受骗。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一经发现,必须予以取缔。

  此外,冒用银行名义进行营销宣传的情况也频频出现,已有包括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声明,称有第三方冒用银行名义或与银行合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营销贷款或理财投资等业务。

关键词阅读:日收益 假银行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