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2022年报出炉: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久久为功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厦门国际银行主动适应内外部形势变化,全面深化战略转型,在改革中突围、在创新中蜕变,聚力“强基础、调结构、促转型”,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久久为功夯实根基,坚定不移走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从该行年报数据来看,厦门国际银行2022年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稳健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0,881.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4%;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6,153.35亿元,同比增长8.51%;负债总额10,019.55亿元,同比增长7.98%。在全力落实国家稳经济大盘政策要求,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该行全年实现净利润58.79亿元,同比增长1.36%。

  经营稳进提质夯实银行发展根基

  ——信贷投放布局优化

  厦门国际银行整体信贷结构更加均衡优良,信贷区域布局和行业布局持续优化,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特色领域战略更为清晰。具体来看,该行贷款投放进一步聚焦福建省、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并加大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投放。

  ——公司业务均衡发展

  厦门国际银行持续深化“本地化、分散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四化”转型,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与精细化管理水平。2022年,该行投向制造业贷款较上年增幅约2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较上年增幅45%,绿色金融贷款增幅超160%,数字化贷款公司业务投放较上年增幅166%,数字化贷款余额较上年增幅超过50%。

  ——深耕普惠小微赛道

  厦门国际银行主动把握政策要求,围绕“六稳”“六保”目标,落实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推出普惠金融服务季“百日行动”,发布《全面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促进业务发展的10大政策23点举措》,安排400亿普惠金融特惠贷款额度,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考核机制、积极运用政策、完善业务流程、研发创新产品等立体化措施,积极响应国家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着力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从普惠小微业务的具体数据来看,报告期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达38.82%,大幅高于全行贷款增速,且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零售转型持续提速

  厦门国际银行深化推进零售战略转型,探索构建多元财富生态圈,迭代触客营销智慧化场景,推进财富业务规模提升、结构优化。报告期内,该行境内法人储蓄存款稳步提升,占比较上年末提升2.87个百分点;境内法人零售客户数达301.6万户,较上年末提升42.47%。该行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号召,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布局建设,探索线上特色助农模式。不断优化客户旅程,升级手机银行4.0,焕新客服热线“956085”,并成为福建省内率先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绑卡和支付的法人城商行。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厦门国际银行持续强化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及核销力度,以及拨备计提力度,夯实资产质量根基。2022年末,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1.26%,大幅低于银保监会公布的1.71%行业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168.42%,主要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对于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的变动,厦门国际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银行各项业务持续较快发展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仅靠内源补充难以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厦门国际银行已加快推进各项外源性资本补充工作,探索建立稳定多元的资本补充机制,境内法人已于一季度完成增资扩股约11亿元,同时正在积极推进12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相关工作;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正在推进等值约63亿澳门元的资本债券置换工作;附属机构集友银行正在推进约12亿港元的少数股东增资工作。在完成相关资本补充后,该行资本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充足水平将有所提高。

  ——附属机构稳健发展

  厦门国际银行境外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和集友银行区位布局与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合作区、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等政策导向高度契合,依托“一国两制”、“国内国际双循环”、“金融对外开放”等政策优势,以及悠久的侨资背景及深厚的华侨客群基础,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助力国家及区域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亦成为华侨金融主力军及推动闽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桥头堡”,整体经营情况稳健良好。

  回归实体经济本源,勇地方金融主力军

  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加快回归本土本源,主动承担起地方金融主力军助力经济稳增长的重要责任,引导信贷资金向机构所在地域倾斜。数据显示,厦门国际银行投向福建地区贷款余额1588.96亿元,占比25.82%,而后依次是江浙、广东、港澳台、京津冀等地区,分别占比22.44%、17.52%、11.65%、11.06%,上述占比占贷款总额的88.49%,与该行的机构所在地布局高度一致,有效地支持了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厦门国际银行主动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度和参与度。以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为重要支撑的福建为例,为更好服务福建区县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厦门国际银行围绕“早布局、优机制、提效率、‘山海经’、重创新、强风控”的“十八字”要诀,因地制宜推出面向茶产业、水产产业、绿色产业等区域特色普惠信贷产品;借力银政、银企合作扩大金融服务成效,与福鼎市、泉州市、漳州诏安及云霄、龙岩永定等八闽地市、区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大授信支持、提供综合性金融顾问服务;与厦门市百余家商会、行业协会及企业结对,持续深化以融助产、赋能实业。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投向福建省内(含集友银行福建辖区)贷款余额2403.26亿元,较同期净增511.70亿元,同比增幅23.61%,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越来越多优质企业的主要合作银行。

  同时,该行以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企业复产复工为己任,扛牢“六稳”“六保”政治责任,在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强化减费让利、坚持内控合规发力的基础上,拿出更多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2年,全年累计减费让利金额达7.87亿元,达到去年同期的1.48倍。

  锚定特色发展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因应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涉外金融需求而创立的侨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伊始就具有国际化基因(在澳门拥有澳门国际银行,在香港也拥有附属公司),并在近4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持续强化国际化定位。特别是2017年收购了香港集友银行,快速融入香港金融市场并站稳脚跟,实现内地、香港、澳门业务联动发展。

  从自身资源禀赋及业务特点出发,与头部银行形成差异化经营成为中小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跨境金融特色优势的助力下,厦门国际银行锚定特色发展方向,发力华侨金融,以“重塑华侨金融旗帜”作为发展使命和责任,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局。

  2022年,该行发布银行业首个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华侨金融服务标准》,打造华侨金融企事业客户、个人客户、同业客户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为确保华侨金融业务的统筹、推进和落地,该行在总分行及附属机构成立华侨金融部门,并推动分支机构设立华侨支行或华侨金融特色专营团队,专门负责华侨金融业务的营销管理和发展推动,累计为400多家侨商侨企提供金融服务。

  发挥金融纽带作用,联动闽港粤澳合作共赢

  厦门国际银行以跨境债券、投行贷款、资产管理为核心的“三驾马车”,持续提升和优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取得了跨境债券树标杆、投行贷款扩容量、理财资管业务赋新能的丰硕成果。

  该行积极面对市场及内外部政策变化冲击,全年实现集团联动债券承销规模170.8亿人民币,完成全国首单县域经济赴澳门市场发债、全国首单国企赴澳备证增信发行美元债等多笔创新业务。主动践行闽澳“并船出海”的战略合作方案,发挥集团联动优势,依托闽籍企业跨境融资战略合作平台,持续深化跨境发债机制,构建起“赴港+赴澳”及“外币+自贸区人民币”的立体式跨境债券业务发展新格局,推动闽籍企业赴澳融资余额180.29亿澳门币。2022年9月,厦门国际银行携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集友银行与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结算公司签署跨境融资“引资入闽”2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闽籍企业赴澳发债的首选银行机构。

  为更好地向本地重点重大项目、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跨境融资等领域提供个性化金融支持,该行积极运用银团、并购贷款等金融工具,实现投行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20%,以多元化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

  数智化转型蹄疾步稳,绿色金融数字化管理升级

  卓越的成绩背后,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强劲支持。近年来,厦门国际银行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持续加码金融科技投入力度。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科技投入8.8亿元,较上年增长23.48%。近三年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23%、4.26%、5.21%,呈逐年递增态势。

  厦门国际银行践行“客户为尊”经营理念,以“客户旅程重塑”为抓手,推动智慧风控、智慧营销、智慧运营、智慧决策四大智慧应用体系融合,赋能经营管理智慧升级。顺应消费市场发展新趋势,发力布局场景金融生态建设,推出快e融、供e融等公司数字化产品,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过10000户,公司数字化贷款余额76亿元,电子保函开函金额突破540亿元。上线“筑梦E贷”、新市民贷、科技E贷等10余款普惠金融数字信贷产品,助力零售数字信贷余额突破769亿元。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全年电子渠道替代率达90.55%,居澳门同业前列。

  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厦门国际银行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厦门首家上线绿色金融系统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系统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融合绿色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手段,聚焦绿色业务属性认定、企业环境画像、ESG风险管理、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效益测算及风险预警处置等场景,大大提升了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方面的能力,适应绿色金融业务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阅读:厦门国际银行

责任编辑:郝磊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