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长:资管新规下“堵和疏”等问题有待改善

  金融界网站9月27日讯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石景山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今日在北京保险产业园召开。本次论坛以“资管新规下银行保险业的发展与机遇”为主题,云集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业、高校的近五十位国际国内金融业精英代表,共同就金融扩大开放与保险业改革的相关热点议题进行研讨,为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杨成长表示,资管新规实施一段时间之后,从导向上来讲有两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1、堵和疏的关系;2、我们这次对金融风险问题查的比较透,把所有问题都查出来了,但是我们又想把所有问题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彻底解决掉,这就容易出问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

  杨成长:尊敬的吴老师,于书记、陈区长,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想代表上海的金融从业者对银行保险产业园蓬勃发展,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我相信这个园区一定会取得成功,主要有三点:

  第一,定位准。

  保险业的辉煌起码还有20年,中国保险业占比很低,中国金融业不缺资金,将来实体经济也不会太缺资金。中国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长期资金,所有金融机构获得的都是短期资金。正因为这样,保险是能够获得长期稳定资金的重要入口。所以,在很多国家它是整个金融的基石,像中国的台湾,甚至美国。保险也是金融业的鼻祖,金融业是从保险开始的,是从跨期保值分散风险开始的。我的说法只是想表明它有辉煌的未来。

  第二,选址好。

  金融业跟钢铁不一样,钢铁业下班了洗个澡那就彻底下班了,一瓶二锅头、一盘花生米就可以享受生活了,但金融业的从业者,特别是一线从业者是上班下班连为一体的,所以特别需要的不是北京金融街的办公环境,而是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办公环境。浙江以乡村作为基础改建的基金小镇获得了成功,美国华尔街尽管有很多门面,但是大的私募基金操作平台都在周边小镇。所以我们不要强调离都市有多近,我们要强调与都市隔离的有多好。

  第三,创造出非常好的金融营商环境。

  从我的观感来讲,要强调这个园区的两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电信,这是金融业园区的命根。不在于办公楼有多好,而是电信要24小时全球化联网、全球化交易。所以它是基石中的基石。二是怎么增加文化要素。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标准的办公楼,民俗的文化、生活的文化还不够。

  资管新规已经实施较长时间了,在这里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没有必要,重点谈一下资管新规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

  从导向上来讲有两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第一,堵和疏的关系。

  刘纪鹏老师讲的那些都是在强调怎么把过去不合法、不合规灰色的堵掉,这些不合法大部分是不合规,很多是灰色的,合法,但不合乎过去惯常的做法,这些都是因为正常的金融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走的偏道。正因为这样,如果只讲堵,不讲疏,就会出现风险因解决问题而起,利率因解决问题而高,融资问题因解决问题而上升。

  第二,我们这次对金融风险问题查的比较透,把所有问题都查出来了,但是我们又想把所有问题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彻底解决掉,这就容易出问题。

  就像年龄偏大的人,拿着体检单,发现血压不太好,心脏也不太好,血脂偏高,跑这个科开点药,跑那个科开点药,容易吃出大问题,因为所有毛病可能都是主要毛病带来的,可能就是糖尿病带来的,糖尿病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都解决了。所以,我们这次是把所有问题放在一个篮子里统一解决,这就容易出问题。

  回过头来看,我们要正视五个方面的问题怎么去疏。

  第一,大小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问题。

  在座的有多少人在农信社存过钱,在小银行存过钱,很少,大家存钱都是工农中建交招商民生。这就导致了小银行缺乏存款来源,钱都存在大银行了,但是资金的需求大银行放贷风险控制要求更高,而小银行相对灵活。所以,这就出现了放贷是小银行强,吸纳存款是大银行强。大银行吸纳了那么多资金,而且平均资金成本已经二点几,他又不愿意放给实体,愿意放给小银行,让小银行再去放给实体去服务中小企业,这不是挺好吗?可是这么多年来,大小银行之间资金怎么调剂没有正常渠道,所以大小银行之间的资金调剂永远是在走偏门。过去叫同业存单、同业贷付,现在叫同业存单。大银行想与其贷给企业,不如贷给小银行,小银行想我能从大银行获得资金,再去放贷,赚取利差,挺好,但是小银行同业资金来源太多。很多地方中小微企业去工农中建去解决贷款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小银行有能力去解决,不过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二,在座的很少有人在银行存3年、5年,银行有160多万亿存款,50多万亿是活期存款,30万亿是事业单位和财政存款,20万亿是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

  有多少稳定的长期的存款。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需要的都是长期资金。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得不到银行贷款,二是银行给的贷款都是一年期的,而且还要过桥,到一年还掉才能续贷。这些贷款企业放在生产中早就变成半产品或者原料了,可是银行说账上都是期限很短的资金,现在要监管,要资管合规,期限又要匹配,怎么匹配?所以我们过去没有办法,因为缺乏长期资金来源,只能把大量的短期资金,甚至银行间市场的资金转变为长期资金,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短期资金反而利率高了。

  公募基金市场第一大品种,占比快到80%以上了,叫货币基金。因为货币基金的生命力一点不比债券基金差,稳定,还有流动性。货币基金买的都是短期品种,所以最近要打压。仅仅打压不行,因为银行一方面要服务实体,另外一方面又要加大中长期贷款,怎么匹配?

  第三,非标通道嵌套。

  非标融资为什么要多加?因为你做犯法,我做也犯法,合在一块做就合法了。所以必须让渠道走通,非标不是非法。如果这几年没有非标融资的发展会怎么样?2009年银行贷款4万亿,财政10万亿信贷,今天已经是2018年,银行贷款每年新增十三四万亿,2009年整个社会投资的规模十几万亿,2018年投资规模靠近75万亿。如果没有这几年非标融资筹集的四五十万亿的资金,我们的经济投资根本来不及。所以,要解决非标问题,1、凭什么说它就是非标,凭什么说它不合法。2、大家为什么愿意选择非标,无非说明标准有问题。所以,非标只能限制发展,不能“赶尽杀绝”。反过来非标启示了我们标准融资是不是该改一改。

  第四,怎么从不动产抵押转向动产金融?

  过去中国的融资从结构来讲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其实中国主要是两类融资,一类是政府信用融资,一类是抵押融资,没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我们的直接融资谁在购买?地方发的国债,金融机构在买,不是老百姓在买。我们的抵押融资占银行融资的70%,占小银行的90%,你要要钱,拿抵押物来,不但要抵押物,还要担保者。看似企业融资五点几,算算抵押物,算算担保者,算算抵押的资产不能动,成本就高达8%—10%。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能做抵押?看得见摸得着的土地、房产、建筑物、设备,可是这些东西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居于次要地位。高质量发展,科技主导发展,我们是以动产为核心,企业的人才、企业的技术、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拥有的特定信息,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抵押?所以,中国是传统经济债务融资过高,新型经济股权融资过高。基金70%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70%投在互联网和生物医药,一轮一轮股权融资太高了。所以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怎么从不动产抵押转向动产金融。美国比我们发达的原因是他的动产金融发达,以动产为核心的金融化。

  第五,打破刚性兑付。

  但是也别忘了中国金融业的支撑是老百姓40年来从没有怀疑过银行的信用。不管是利率高,还是利率低,老百姓总是把银行放在银行最放心,不计较利息高低,才使得我们的银行能够以百分之二点几的成本获得160万亿的资金。银行是老百姓的天然信贷,要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真愿意吗?怎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信用和打破刚性兑付,不是简单的一打了之。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来,资管新规只是一个开始,并没有解决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所以还得继续改革深化。谢谢!

关键词阅读:杨成长 资管新规 堵和疏 风险问 待改善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