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百家成员银行举办的“2019银行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于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发现与创见”。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薛正华教授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了演讲。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薛正华教授
薛正华指出,中国金融科技的诸多创新解决了两大类的问题:一是提升了金融的效率,二是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同时也应该看到,金融科技也正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驱动力。
在具体的金融科技应用方面,薛正华表示,另类数据(Alternative Data)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了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他介绍说,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很难准确掌握,要想客观了解其经营情况往往成本很高,但金融机构可以使用另类大数据,比如税务数据、票据数据、招投标数据、物流数据(如果是生产型的企业),视频监控数据(通过视频信息防止贷后的押品被从仓库拿走等)等等,以这些数据来佐证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贷后管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使得过去很多不能做的事现在可做了。
他指出,传统金融机构要充分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在融资端,金融科技使得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也可以享受到融资服务,这改变了过去只有大企业、有征信记录的人才可以融到资的局面。在投资理财端,过去只是面向高端客户的一对一理财服务,现在智能投顾、智能投研之类的金融科技让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某种意义上大大促进了金融普惠和公平。
金融科技将把银行带往何方?薛正华在演讲中通过大量案例和分析给出了可能的一种答案,未来银行的一种发展路径是“FinTech驱动下的智慧银行”。另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数据和新科技应用不断地渗透到各个金融服务场景里,让金融服务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体验更优,也会使得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群体,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
- 星河动力航天完成谷神星二号运载火箭多项关键地面试验,中国商业航天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的双重拐点
- 技术+降本+政策三重催化,Robotaxi已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基础
- OpenAI要求5个月算力翻倍,全球军备竞赛加剧,AI算力产业链全线受益
- 沪指攻下3674点之后,未来还有多大空间?三大逻辑或酝酿新主线
- 创业板指涨逾2%,算力硬件方向领涨,券商股异动拉升,两市成交额连续第5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发布,有望增加百亿级的消费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