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有了新进展。近日,中国银行(港股03988)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率先实现手机银行扫描微信收款码的支付功能,成为首家与微信实现互认互扫的银行。1月13日,交通银行(港股03328)也宣布,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率先实现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扫描微信收款码的支付功能。
两家银行的首批试点均为福州、宁波、济南。交通银行提到,其他城市将陆续上线。中国银行也介绍,预计很快会全面推广。
具体操作方式上,客户在试点地区使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扫描微信个人“面对面收款码”即可完成支付。
交通银行称,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移动支付业务创新发展。本次合作旨在落实人民银行的指导意见,为广大用户和商户打造更为完善便捷的支付服务,并促进条码支付市场向更加高效、规范、安全的方向发展。中国银行方面表示,积极响应监管部门要求,率先完成断直联、备付金集中存管,落实人民银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试点跨境移动支付业务等工作。
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的明确要求。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上述规划,在“加大科技赋能支付服务力度”举措中提到,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对于实现互认互扫,为何能助力条码支付市场向更加安全、规范、高效方向发展的问题,中国银行有关人士分析称,对于商户,可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二维码桌牌,实现一码通。对于客户,无需识别和区分众多二维码,打开APP即可扫码支付,实现一扫通。同时,随着互联互通推进,更多的二维码支付交易将通过银联、网联进行清算,交易将更加规范和统一,有利于风险信息共享及风险识别,有利于监管部门管理和监控,使整个支付体系更加安全。
对于实现互联互通过程中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中国银行有关人士分析,本次中国银行与微信实现互扫试点,仅是互联互通工作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监管机构、银联、网联、银行以及支付机构共同努力,从整个支付行业层面,进一步推动各家机构参与互联互通工作。
实现互联互通后,银行在把控支付风险方面与此前是否有不同?对此,中国银行有关人士谈到,本次互联互通交易,仍遵循了银联标准的二维码支付规范和四方业务模式,符合中行现有的二维码支付相关限额及安全风控要求,与原有二维码支付在风险控制方面基本一致。后续,中国银行将与银联及微信探讨多方协助共享风险信息,实现系统性地控制交易风险。
对于如何看待实现互联互通后对银行所产生的影响,中国银行有关人士介绍,随着互联互通工作的推进,银行及支付机构客户可进行扫码支付的商户将逐步共享,客户使用更加便利;银行及其他收单机构的商户也将整合纷繁复杂的二维码桌牌,收款对账更加便利;同时银行交易更加规范和统一,便于业务逻辑的梳理,降低系统支持复杂性,便于风险识别和监控。




- 短剧概念股集体发力,国家广电总局鼓励电视播出微短剧,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
- DRAM市场规模创历史季度新高,价格与需求快速攀升双重驱动
- 鸿蒙生态快速发展,鸿蒙5终端突破1000万
- OpenAI拟数万亿美元投入AI基建 国内有望跟进,AI算力产业链全线受益!
- 阅兵第二次演练顺利完成,行业或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 牛市来了!炒股软件6巨头股价爆棚,4500亿东方财富直逼中信证券,同花顺再创历史新高,指南针、大智慧复刻东财翻倍暴涨
- 【热点题材】量价齐升破 3700 点!一周市场全景:主力 + 杠杆资金狂买这些热点,机构调研暗藏玄机
- 卫星互联网组网“踩油门”!千帆招标+可复用火箭首飞,机构聚焦星箭与应用龙头
- 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创新药支付模式拓展新空间
- A股“吸引力”升级!成交+两融齐破关,金融科技公司迎业绩股价双击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