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出台指导意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深入持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四五”开局之年,兴业银行提早谋篇布局,近日出台《兴业银行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绘制出该行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规划图”和“路线图”。
《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确定了该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与目标方向,要求举全集团之力坚定不移推动脱贫地区发展与群众生活改善,探索具有兴业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意见》提出,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的同时,将其作为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坚决执行目标不变、政策不变、队伍不变、考核不变“四个不变”的公开承诺,推动脱贫地区经济活力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与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结合兴业银行发展战略、业务特色,《意见》谋划了七个“+”的差异化工作举措,为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划定了“施工图”。
通过“区域+产业”,加大对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的规划部署、基础设施的融资支持、农民工密集用工企业的服务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的配套支持,促进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支持脱贫地区产业“百花齐放”,变“输血”为“造血”,持续推进“银行+保险+期货”保障农民收入稳定,逐步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壮大与人口增收互促共赢。
通过“线下+线上”,进一步加大线上产品创新,并通过线上线下产品的有机融合与推广运用,综合运用“兴业普惠贷”“工业厂房贷”“税易融”等普惠小微特色产品,积极提高首贷户、信用类贷款占比,提供灵活多样的抵押方式,有效提升脱贫地区的融资效率,提升脱贫地区融资质效。
通过“绿色+普惠”,充分发挥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的专业优势和领先优势,推动与脱贫人口占比较大的省区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加大重点项目绿色支持,通过绿色项目联结贫困人口,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优势,促进普惠小微企业的生产发展与就业提升,为脱贫地区“点绿成金”,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通过“互联网+平台”,充分运用该行信息科技优势,通过银银平台中小银行合作、电商平台“兴公益”专区、“兴动商城”等,增加对脱贫地区的金融供给与消费帮扶,让“财”进得来,让“货”出得去,延伸服务区域,拓宽帮扶渠道。
通过“扶智+扶志”,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统筹全行挂钩帮扶工作,在从脱贫之日起5年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推进定点帮扶、教育帮扶、知识帮扶等,努力提高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其中2021-2025年期间通过“兴公益慈善助学金”“关心下一代兴业奖学金”“特殊教育专项基金”“助残圆梦行动”“春蕾计划”等公益项目捐资不少于1700万元。
通过“金改区+金服云”,积极对接福建省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用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金服云”平台,探索推进数字化帮扶模式,助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通过“风控+合规”,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在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的同时,坚持依法合规、商业可持续原则,尊重市场规律与产业规律,实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业务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兴业银行坚持“输血”“造血”并举,产业扶贫、渠道扶贫、产品扶贫、定点扶贫和教育扶贫“五大扶贫体系”协同发力,探索形成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可持续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服务模式。截至2020年末,该行51个挂钩扶贫点全部脱贫“摘帽”;涉农贷款余额4439亿元,较年初新增538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合计167亿元,较年初增长14.7%,以有力行动兑现郑重承诺,为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下坚实基础。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