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成功应用量子技术防范金融风险
2021-05-11 10:20:40
来源:
金融界网
金融界网5月11日消息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实现量子技术在客户信息加密场景的应用,标志着该行在量子技术助力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客户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工行基于量子状态不确定原理,在业内首次将量子随机数应用在客户登录、支付结算、资金交易等重要金融场景,并对客户信息进行标识和校验。与业界普遍使用软硬件生成的随机数相比,量子随机数能够更有效地查验用户身份假冒行为,防范交易数据截获重放等网络攻击,确保客户意愿的真实性、交易过程的完整性、安全性,有力保障客户权益。
业内人士指出,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被认为是安全性最高的随机数产生装置,具备随机性、不可推测和不可重复的特点,即使采用恶意第三方制造的组件,或者窃听者拥有计算能力最强的量子计算机,也无法预测或获知它所产生的随机数。将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应用于加密服务平台并生成量子随机数,可以为金融场景提供更高安全性能的加密服务。
近年来,工商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量子技术、5G等金融科技主要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企业级技术能力,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在量子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工行提早布局,于2015年率先成功应用量子通信技术实现了北京分行、上海分行电子档案信息在同城间的加密传输,为客户提供安全数据传输服务。随着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的全线贯通,2017年,工行再次成功将量子通信技术应用到其“两地三中心”架构下的京沪异地广域网,实现网上银行异地数据的量子加密传输,在全球银行业中首次应用千公里级量子通信技术。在此次实现客户信息加密场景应用基础上,工行将进一步拓展场景应用。
关键词阅读:工商银行


全部评论


机会情报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