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292亿元
6月8日,国开行发布消息称,截至2020年底,国开行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292亿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99万人次、1477万人。近5年来,国开行助学贷款年度发放额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维持在85%以上,平均每6个大一新生中,就有1名学生获国开行助学贷款支持。
国开行与助学贷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河南。当年,河南省助学贷款业务招标出现流标,意味着千千万万的中原学子来年将得不到助学贷款的资助。得知这一情况后,国开行主动介入,克服自身网点少、人员少的不利条件,与河南省教育厅通力合作,依托各级教育贷款管理中心和各高校的助学贷款管理机构构建“银教合作”机制,开创了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从河南开始,国开行助学贷款业务开始向全国推广,并不断创新。2007年,国开行在全国率先开办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申请贷款。截至今年5月,国开行助学贷款已覆盖教育部认可的2830所高校。
助学贷款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步入社会接触到的第一个金融产品。多年来,国开行逐步建立了“助学贷款IT系统群”“95593助学贷款呼叫中心”,基本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无纸化”办贷。这不但为受助学生提供更为简单直接、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更让成千上万来自边远地区、大山深处的孩子体会到现代金融便捷化服务的魅力。同时,面对初次接触金融产品的贫困学子,国开行不忘强化金融安全和诚信教育,将普及预防校园金融诈骗等安全知识贯穿办贷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增强诚实守信理念,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国开行将助学贷款视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以助学贷款为抓手推进教育扶贫。国开行对脱贫不稳定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等困难学生,以及高中获得过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开通预申请,在高考前就为其认定贷款资格,免除了学子的后顾之忧。
国开行还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人社部、教育部指导下,通过举办求职应聘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提供定向实习就业岗位等多种措施帮助支持困难学生顺利就业。针对特困学生及其家庭实际困难,国开行认真落实特困生救助政策,利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代偿助学贷款本息,打造完整的教育扶贫救助体系。
国开行普惠金融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开行将进一步发挥助学贷款主力承办行的作用,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完善业务模式,加大助学贷款服务力度,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安全教育,积极支持教育扶贫。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