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今年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这已是LPR在2022年8月下降之后,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业内人士认为,LPR持稳不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下行势头。接下来,仍应采取多方面措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激发有效融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当前市场实际利率情况来看,春节前夕,资金面趋紧,市场利率有所上升,票据利率上行速度较快,银行资金成本有所增加,减弱LPR加点的动力。此外,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金融16条”、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等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措施已经出台,各地因地制宜加快优化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其效果显现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同样认为,2022年11月监管层推出支持房地产“金融16条”,2023年1月提出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楼市供给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这些政策目前正处于执行效果观察期。特别是1月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其对各地实际房贷利率走向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望后市,专家认为,考虑到降低购房负担和贷款成本以提升居民购房需求的政策取向,支持楼市尽快企稳回暖,激发有效融资需求,短期内5年期以上LPR报价仍有下调空间。
在王青看来,接下来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除强化“保交楼”等供给端支持外,持续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推动楼市企稳回暖是关键所在。这也是上半年稳增长、防控风险的一个主要发力点。同时,当前居民房贷利率相对偏高,具备一定下调空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金融仍需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落实好金融“三支箭”、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措施,有效保障刚性和改善性个人住房贷款需求、优质标杆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和护航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 机器人,这一方向或有预期差!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 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 国家数据局将推10多项数据要素政策,相关龙头企业有受益
-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 3700点得而复失,券商板块盘中巨震!未来金融股还有哪些机遇?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