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贷并非新鲜事物,也并非当下才出现的现象。多年来,提前还贷的一直大有人在。有的人收入高,存钱快,当手里有一部分钱之后,就会选择将房贷压降一部分,减少每个月的开支。只不过,在各方舆论的加持下,提前还贷的人突然增多,该话题被充分放大,引起每个人的关注。在这种氛围和示范效应下,跟风的人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房贷仍然是普通居民能够借到的期限长、低利率的信贷资源,能够充分抵御通胀,提前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提升幸福感。对于提前还贷,要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有的人收入不稳定,且手中有现金,这种情况提前还贷,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还款压力,也无可厚非。对于那些没有太多存款或现金的人来说,提前还款则无从谈起。
如果非要强行通过其他的渠道置换,降低利率,则不免会遭遇高额手续费甚至骗局,得不偿失。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于2022年底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以防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对于此类乱象,各地也陆续发布风险提示。近日,辽宁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提前还贷或转贷的风险提示》提出,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经营性贷款利率持续走低,社会上出现一些违规“贷款中介”,其以“利率低”“期限长”“放款快”为由,诱导消费者借“过桥资金”提前结清“房贷”,再办理“信用贷”“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从而谋取高额中介服务、资金过桥费用,同时使消费者陷入违规转贷的多重风险之中,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官网发布“郑重提示”,其中提出严禁房地产中介参与贷款中介、金融中介、“影子”中介等场外机构和个人违规利用“经营贷”的不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提前还贷的原因之一,是居民没有更好的资产配置方式,相比之下,手中的存款提前还房贷相对合理。倘若有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则更多人会选择将手中的现金进行投资理财安排。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且居民预期房价不会上涨,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建议要推出更稳定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寻找新的优质信贷资源,充分利用好回收的大量资金,保证利润。
关键词阅读:提前还贷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
- 星河动力航天完成谷神星二号运载火箭多项关键地面试验,中国商业航天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的双重拐点
- 技术+降本+政策三重催化,Robotaxi已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基础
- OpenAI要求5个月算力翻倍,全球军备竞赛加剧,AI算力产业链全线受益
- 沪指攻下3674点之后,未来还有多大空间?三大逻辑或酝酿新主线
- 创业板指涨逾2%,算力硬件方向领涨,券商股异动拉升,两市成交额连续第5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发布,有望增加百亿级的消费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