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营销行为、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资金流向、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并要求,“存量业务不符合规定的,应在6个月内按照本通知要求完成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等工作。”
目前,《通知》规定的半年期限已过,信用卡业务整改情况如何?据《中国银行保险报》不完全统计,已有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20余家商业银行发布通知,在限制信用卡使用范围、管控信用卡分期业务、清理睡眠卡等方面出手,持续深化业务整改。
01
加力信用卡业务整改
在清理睡眠卡方面,已有广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上海农商行等11家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将分批暂停用卡服务、开展账户安全管理。
2022年11月,广发银行发布公告,于2022年11月18日起通过短信形式通知该行卡片停用,停用范围是客户名下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为零、溢缴款为零的广发信用卡。
在限制持卡数量方面,10余家银行发布调整信用卡持有数量上限的公告。
《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领域。
对此,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在2022年下半年相继发布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使用领域。
如农业银行在公告中明确,信用卡透支资金仅用于日常消费领域,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除外)及涉嫌违反国家外汇管理相关规定的领域,信用卡个人客户及特约商户不得出现任何舞弊、欺诈、套取现金、非真实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02
强化分期业务规范管理
在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方面,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均下线调整“自动分期”业务。
2022年11月,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12月30日起,龙卡益贷卡(金卡、白金卡)自动分期功能将调整下线;浙商银行宣布,缤纷卡、点金卡、增金卡、京东金融联名卡将取消自动分期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将“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如兴业银行公告称,自2023年1月5日起,将“信用卡分期业务手续费”调整为“信用卡分期业务利息”。邮储银行则表示,自2022年12月26日起,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此次更名包括所有分期业务。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分期手续费更名,一方面是为了使持卡人更易理解资金成本的构成,从而更好地选择和决策分期产品;另一方面则是银行在金融营销宣传环节进一步提升合规性、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表现。
此外,部分银行进一步明确信用卡息费年化利率。邮储银行表示,分期业务折算年化利率最高为18.25%,这一比率是根据持卡人现金流按单利计算的年化内含报酬率,会因选择办理的分期产品与账单日间隔、每月实际天数、提前还款、合作商户等不同而有差异;中国工商银行发布的分期业务界面也披露了近似折算年化利率、不同期数费率等内容;中原银行同样对信用卡服务收费、计息方式、罚息等进行公示和说明。
“息费展示更加透明,一方面有利于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银行机构规范运营,为营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竞争环境打下坚实根基。”苏筱芮表示。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
- 星河动力航天完成谷神星二号运载火箭多项关键地面试验,中国商业航天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的双重拐点
- 技术+降本+政策三重催化,Robotaxi已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基础
- OpenAI要求5个月算力翻倍,全球军备竞赛加剧,AI算力产业链全线受益
- 沪指攻下3674点之后,未来还有多大空间?三大逻辑或酝酿新主线
- 创业板指涨逾2%,算力硬件方向领涨,券商股异动拉升,两市成交额连续第5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发布,有望增加百亿级的消费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