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全国性银行出现信用卡资金挪用问题,罚款合计约2亿。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公开了一系列大额罚单,集中处理了一批银行违规行为。
其中建设银行因涉及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证券公司、对信用卡业务异常交易行为监控不力导致频繁套现等38项违法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约1.99亿元。
渣打银行(中国)因涉及新信用卡授信额度管理不审慎、信用卡风险监测机制存在缺陷和个别员工存在信用卡套现行为等39项违法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4965.94万元。
除大银行外,针对地方性小银行业的信用卡资金挪用行为的罚单也不少,如于2023年1月31日银保监会网站显示,云南永德农村商业银行因向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员工家属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并形成风险,造成了信用卡资金(按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的结果,被临沧银保监分局罚款60万元。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成为银行违规的重灾区。华夏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此前也都曾因对信用卡资金流向管控不严而遭到处罚。
为什么挪用信用卡资金的行为屡禁不止?一是由于银行对于信用卡套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因为某些持卡人对银行卡套现乐此不疲。
对于银行而言,一方面,信用卡逾期虽面临巨大的风险,但同样带来高额的逾期利息。另一方面,套现刷卡,银行同样可以收到手续费,对于小额信用卡一次手续费虽收入有限,奈何用户基数大,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对于大额信用卡,套现一次银行能获取如贷款一般的高额收益。
对个人而言,信用卡利率较低,在经济稳定高速发展时,信用卡套现的资金,用来投资、买房都可以带来较高的杠杆。虽然信用卡套现用于投资或理财一旦出现金融风险,无法回本,持卡人就容易资金链断裂,甚至陷入以卡养卡的怪圈。但对一些赌徒而言,风险与收益并存,套现带来的高杠杆值得一搏。
银行对持卡人用卡行为和信用卡资金流向未进行严格监控,导致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甚至楼市,增加了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也放大了股市、楼市中的风险,因此银保监会一直高度重视对信用卡资金的挪用问题。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新规”)中要求,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新规发布后,部分银行虽然发布了进一步加强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的公告,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对信用卡业务异常交易行为监控不力导致频繁套现等问题。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依法从严实施行政处罚,严肃市场纪律,规范市场秩序,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严格监管及巨额罚单之下,在明确的信用卡管控的基础上,各银行正在加强对信用卡资金流向的监管,但距离银保监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银行应引导持卡人正常消费,避免超前消费,这样既可以避免逾期带来的风险,又可以规避银保监会的罚款。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