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两轮市场震荡,让银行理财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理财公司频频出招,力争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继推出混合估值法产品、部分费率降至0之后,银行理财又在赎回周期上展开“内卷”。日前,有理财公司发布《关于赎回理财最快T+0.5到账的公告》,宣布多款产品享受T+0.5赎回规则。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理财投资市场,赎回周期越短,意味着资金到账越快,产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强。对于投资者来说,收益水平接近或相同的前提下,赎回越快,意味着投资不断档、资金不闲置,投资者自然优先选择。
过往,快赎型理财产品最快能实现T+0,即投资者提出赎回申请后,资金当天即可到账。不过,随着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现金管理新规》),并要求全市场于2022年底前完成存量产品整改,T+0便退出历史舞台。
按照《现金管理新规》要求,当日认购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份额应当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当日赎回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份额自下一个交易日起不享有该产品的分配权益,银保监会认定的特殊现金管理类产品品种除外。
从目前应用T+0.5赎回规则的几只银行理财产品来看,其底层资产基本为国债、央行票据、短期商业票据等固收类资产,这些资产所具备的高流动性和安全性特点让快速兑付成为可能。
但流动性并不能凭空提升,根据业内的判断,要想缩短赎回时间,理财公司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垫资,以更快满足兑付需求;此外,通过改进相关环节的清算结算效率,也有望让资金以更快速度到账。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 2022 年底,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8.76万亿元,较年初下降5.75%,占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38.30%。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通过对比328只公募货基以及27只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发现,2022年全年现金管理类平均收益率约2.41%,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约1.72%。银行的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相对较高,即便目前收益率已较前期明显下行,但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仍然明显高于公募货基平均水平。
随着2023年初起《现金管理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预计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差距将进一步缩窄。考虑到这一趋势,应如何制胜“活钱”投资市场,是银行理财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无论如何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前提都是要严格把控风险、坚守合规。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