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中披露,截至6月末,该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额195.9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53亿元;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5.13%,较上年末上升0.8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可比同业变动趋势一致,符合房地产行业周期性调整的现状。
在已披露半年报的8家股份制银行中,除平安银行外,其他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均呈现不良“双升”。从不良贷款额看,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额195.98亿元,排在第二;从不良率看,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5.13%,低于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排在第三。
同时,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截至2023年6月末,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8.7%,比上年末下降0.07 个百分点,比2021 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比2020 年末下降 2.69 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介绍,除银行贷款外,在本轮地产行业调整周期中,受困房企有息负债还有债券、信托、资管计划、代销基金、供应商垫资等。在很多银行同房企的合作中,这些非银行贷款类融资占比较大。
从民生银行半年业绩来看,该行房地产信息披露在各商业银行中最为充分、详尽,房地产业务表内贷款占比高,其他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规模不大。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房地产贷款总额3,818.21亿元,房地产相关净值型理财、委托贷款、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为616.92亿元,而市场比较关注的房地产代销业务(代销信托、代销基金等)已压降为0。
对于出险房企项目,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已采取一系列风险化解措施:一是按照“一集团一策略、一项目一方案”原则减额增信,合理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并加强执行;升级项目管控措施,二是通过项目“章证照”共管,对项目销售回款、资金支出、项目施工进度、抵质押物等进行严格监管;三是加强与房企集团沟通协调,对于货值不足值项目,追加抵质押物或补充现金流,增信加固;四是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推动项目复工复产,通过销售逐步压降风险敞口。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受困房企对公房地产业务余额较2021年末压降比例为14.11%,出险企业的资产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另外,该负责人还表示,民生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及监管要求,保障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聚焦优质房企客户开展新增业务。新发放贷款主要投向优质客户与区域的优质项目;房地产业贷款增长来源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家分行,增量占比为87.8%;新增项目采取项目土地、在建工程、成熟物业抵押等增信措施。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民生银行公司类贷款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业贷款总额比上年末增加 184.77 亿元。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