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居民赴港开户热情高涨,需留意换汇成本、部分银行的高利率多为短期利率

近期,内地居民赴香港开户的热情持续高涨,多家银行为应对大量内地客户,纷纷实行网上预约制度。

2023年以来,在内地降息背景下,香港银行存款相对更高的利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不少银行针对新资金推出优惠,期限虽不长,但投资者通过在几家银行间倒腾,能获取较高的年化利率。例如,中银香港官网显示,个人银行客户可使用至少港元一万港元、一千美元或一万元人民币的“合格新资金结余”,开立期限为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的“新资金特优定期存款”,享受特定的特优年利率。

为吸引内地居民,香港各家银行纷纷推出高利率存款产品。如工商银行亚洲在黄金周期间推出了定期存款限时优惠,港币年利率高达4.28%,人民币年利率存款达2.5%。渣打银行推出的高息马拉松活期分为三个阶段,利率呈现阶梯式上升,港元存款最高可达4.5%,美元存款最高达4.8%。中信银行(国际)官网显示,从2024年5月1日至5月30日,存入合资格新资金,并登记大富翁存款,可享储蓄年利率高达7.28%。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通过“跨境理财通”,购买规模最大的投资产品是香港银行的存款。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截至今年3月末,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4.41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注明,货币单位下同)。其中,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2.4亿元,包含投资存款159.91亿元、基金2.24亿元、债券0.25亿元。

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专门赴港开户存钱还需考虑来回出行成本、换汇成本等,且部分银行的高利率多为短期利率。

责任编辑:磐石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