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将在河南兰考举办。长期以来,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坚定履行国有大行使命担当,主动融入建设“农业强省”目标,聚焦粮食生产核心区需求,加大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中行贡献。
深化服务 金融“引擎”助力“畜”势勃发
当前,数字科技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智慧农业正在为乡村发展全面赋能。在河南某集团生产车间,机器人在电脑控制下,正有序对生猪进行分割作业。同时,企业引进先进智能设备,实现对生猪养殖的全过程自动化监控和管理。
作为生猪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以来,河南中行与该集团不断提升合作能级,持续深化传统授信、贸易融资、现金管理、普惠金融等领域支持保障。随着企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随之增加,河南中行快速响应,成功为该集团批复100亿元敞口授信总量。同时,围绕企业特色需求,精准适配产品服务,协助企业成功发行5亿元超短期融资债券,投放12亿元非标理财,为其供应链客户发放普惠金融贷款,上线现金管理平台,实现200余家子公司资金统一调拨和集中管理,打造全周期、全链条、全产品的综合金融服务新范式,助力企业“畜”势勃发。
创新产品 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野
“像我们这样规模比较小的商户,没有抵押,也没有人给担保,多亏中国银行推出的‘种植贷款’,帮我解决了资金问题。”商水县农场第九分厂的李先生高兴地说道。
河南周口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种植大户李先生自己承包有1500多亩土地做种子繁育工作,由于每年种子出售时间较晚,流动资金短缺让他犯了愁。为了解决资金周转紧张的难题,前不久,李先生在一次银企对接会上了解到中国银行的涉农特色信贷产品,随即向当地中行申请办理贷款,没过几天,就收到了中国银行发放的100多万元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河南中行立足全省农产品资源优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围绕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等关键领域,深入调研辖内基础特色产业,主动对接融资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推出“黄淮贷”“种子贷”“蔬菜贷”“小麦贷”“肉牛贷”等100多项特色客群服务场景,有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从“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转型。截至8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00亿元。
精准发力 金融“画笔”绘就“幸福快道”
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是全国有名的月季故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种植迄今,月季已经成为石桥镇的支柱产业,全镇月季种植面积达1.5万余亩,带动4000多农户致富,年经济效益超3亿元。
昔日的石桥镇,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是他最真实的写照。石桥镇一村党支部书记李福寅清楚地记得,每到收购月季的季节,客商总是望路兴叹,大好的月季苗木运不出、销不掉,花农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甚至到最后,一些种植户只能痛心地将苗木当柴烧掉。
真正的改变,始自4年前河南中行以金融之力铺就的乡村幸福路。
2020年,南阳市卧龙区拟统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知这一消息后,南阳中行迅速行动,与政府共同研讨可行的项目方案,最终确定为“卧龙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南阳中行也成为该项目首家获批的金融机构,该业务也是河南中行乡村振兴类首笔固定资产贷款。
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此后两年多时间里,面对每一次用款需求,河南中行都立即响应、快速执行,提款周期大大缩短,最终以2.26亿元的累计贷款投放量,确保了项目整体顺利准时完工。其中,道路桥梁、河沟清淤、文化广场等工程更是提前半年交付使用。过去的坑洼小道变身为平坦大路,花农们也迈上了增收致富的“幸福快道”。
下一步,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将以服务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场景,不断延伸金融服务广度深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以金融之笔助力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 “工业牙齿”闪耀中原!金刚石大会开幕,券商力荐两大掘金方向
- 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在即,加快推动从灰色地带迈向制度化发展
- 国产EUV光刻胶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 药明康德交出“史上最强”半年报,CRO行业正在迎来三大复苏信号
- 首家机器人6S店开业,机构称人形机器人是AGI落地理想载体
- DDR4销售动能强劲,涨价效应或持续到2025年底
- 盘前公告淘金:包钢股份中标雅鲁藏布江大项目,北方稀土确认利好!药明康德拟上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至114.15元/股
- 第100家央企成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显现
- 把“人口”当“基建”的时代来了!国家发钱养娃催热四大赛道,或推动权益市场风格转变,补贴之外还有哪些期待?
- 重磅利好!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母婴用品及乳业板块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