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优化金融产品的供给结构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金融界网站讯 7月14日至15日 “2018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国刚指出,目前一些人使用“债务总规模/GDP”这一指标来衡量杠杆率有违经济学原理;同时债务总额和GDP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难以揭示出金融风险与杠杆率高低之间的内在关联。他认为讨论去杠杆这件事,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最适合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从“去杠杆”来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总额在2017年是112.3万亿元,债务总额是62万亿元。中国是不需要去杠杆的。这样做会导致:第一,国民经济崩溃;第二,金融崩溃(因为这些债务主要来自于金融),这将致使多少企业关门,多少人下岗,由此可见杠杆“去”不得。
债务性资产是实体企业经营运作资产的构成部分,去杠杆不等于杠杆率降为0。企业的债务主要来自两个部分:1、企业在购销活动中所产生债务链条——应收账款。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帐款”在企业链上债务中所占的比重在2017年底的时候达到21.67%。2012年以后,这个比重在不断上升,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品不好销售。2、流动负债。中国现在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我国的新增债务在不断的增加,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债务性资金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提高效率。要提高效率的话,对任何企业来说仅仅靠资本是不够的,还必须靠负债。其次,债务资金在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并购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所以,不能认为债务只有负面性。
对中国而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要去产能、去库存,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企业需要坚决“去杠杆”,这些企业大致有三类: 1、应着力降低与去产能去库存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及其企业的负债率;2、应着力去掉僵尸企业的负债率;3、应着力降低乃至去除那些严重污染环境且长期治理无效的实体企业的杠杆率。
中国“去杠杆”的关键问题是要“调整负债期限结构”。意思是大量增加中长期负债,降低流动性负债,由此把负债的期限结构给它熨平了。从这个角度来改,就必须优化金融产品的供给结构,使得这些产品能够有效的通过优化结构来支持实体企业,这样一种优化结构不仅要加快资本资金,而且需要大量发展长期公司债券。
中国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就是让大型企业去发债,中长期债券在资产负债表的右列中列入“非流动负债”(或“中长期负债”)范畴,它位于“流动负债”之下、“所有者权益”之上,它本身就具有准资本的属性。通过发行长期公司债券就可以调整目前的杠杆率,缓解当前的债务问题。而银行的钱只能向小微企业倾斜。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