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早忠:金融与科技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网站11月1日讯 第十四届北京中国金融博览会暨2018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今日在北京开幕。金融时报社社长邢早忠参加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发展峰会论坛并发表演讲。
邢早忠表示,中国的商业银行是极大变革的40年,特别是中国的中小银行实现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转变。
当前中国金融业新的特征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金融与科技的发展既为金融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也为金融监管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金融没有帮助实体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方面是中国金融表面上看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饥渴,居民部分理财得不到需求。推动经济转化和高质量发展上变得更加尖锐。
三、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金融风险没有实现差异定价种种金融供给不足造成较大的潜在金融风险。
四、金融监管更加严厉,宏观审慎监管,抑制金融周期的顺周期行为强化,监管的穿透性进一步增强。系统性风险量化与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机制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
五、中国金融在国际上的地位会更加重要,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
在如何适应高质量的发展方面,邢早忠提出五个观点:
一、要积极拥抱国家战略以供给侧结构为主线承担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商业银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仅仅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的重大战略布局,主动融入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这里包括“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铺会金融、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新经济业态、创新发展等等。
二、积极拥抱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走一条风险为本,行远的新路。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治理架构,做好相关行业、区域风险的前瞻性预警和有效防范,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区域经济特征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积极制定、调整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风险管理政策。要努力运用更加科学、精准的风险计量方法提高风险计量能力,并积极引进适合银行管理需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要持续强化数据治理,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集约运行,风险信息的批量发掘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领导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公司治理在战略管理、科学决策、防控风险方面的作用。
四、要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要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和深层次运用。探索全程响应、智慧交付的全景式智慧金融的模式,搭建专业、协同、跨界融合的金融生态圈。要采用大数据技术、实行精准获客和风险管控。要采用云计算技术提高IT系统的安全性,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营收业务客户体验。采用区块链技术建设银行业务参与主体的信任机制。
五、走一条人才兴行、文化兴行新路,力图实行永续发展,打造百年老店,注入人才和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阅读:北京金博会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