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百张罚单1.75亿 直指银行理财产品领域
银监罚单一周点评(2018.12.7-2018.12.14)
据网站统计,本期(2018.12.7-2018.12.14)银监系统共开出100张罚单,较上期增长38%。处罚银行业金融机构57家、共罚款约1.75亿元,其中银保监会时隔半年再次开出重量级罚单,包括民生、光大、中信等多家股份制银行被罚1.56亿元。本期处罚相关责任人43人,共罚款110万元,其中警告32人,取消11人一定期限高管任职资格或终身禁止从事银行工作。
数 量
本期银监会共开出100张罚单,与上期相比增长38%,其中机构罚单数为57张,个人罚单数为43张,较上期均有增长。
本期银监罚单集中爆发在“黑色星期五”,12月7日和14日共开出68张罚单。银保监会时隔半年再次开出5张千万元以上罚单,处罚对象均为股份制银行,处罚金额由高到低分别为浙商银行罚款5550万元、民生银行罚款3160万元、渤海银行罚款2530万元、中信银行2280万元和光大银行1120万元,金额总计约1.56亿元。另外,交通银行也被罚款690万元出现在本次银保监会的罚单榜上。
从处罚案由来看,本次罚单金额之重多由于理财产品和同业投资等相关业务违规,鉴于今年多家银行机构纷纷入局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这是否会减少银行机构在理财业务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值得我们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性 质
从具体的处罚对象来看,个人罚单数仍远高于机构罚单数。本期机构罚单数为57张,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农村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与上期相比,本期新增一家外商独资银行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大连银监局对其未执行《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号)罚款人民币50万元。
案 由
本期,各银监系统开出罚单的案由主要涉及“违规发放贷款”、“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贷后管理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同业投资违规接受担保”和”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等事由。其中罚单最多的案由是“违规发放贷款”占比27%,其次是“违规销售理财产品”占比16%,“贷后管理不尽职“和“信贷资金被挪用“均占比14%位列第三。
机 关
据统计数据显示,本期共有29家银监局或银监分局公布了行政处罚信息,其中六安监管分局开出12张罚单,对安徽霍山农村商业银行罚款50万元并处罚了相关责任人员,处罚案由系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排 行
据网站梳理,本期银监罚单按处罚金额统计排行前十的金融机构,浙商银行以罚款5550万元排名第一,其次是中国民生银行和渤海银行分别罚款3160万元和2530万元。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