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银行原董事长涉嫌受贿罪被判刑 任期内不良贷款6年增622.41%

  金融界12月3日消息 近期,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因涉嫌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200万元。

  张宝祥在职期间,吉林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14年的15.17亿元增长至109.59亿元,增幅高达622.41%。与之相对的是,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也由2.82%飙升至4.31%,逼近5%的监管红线。不良贷款余额的飙升带来了一系列隐患: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归母净利润的下滑。

  四位高管接连落马

  11月29日,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受贿一案,认定被告人张宝祥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200万元。与此同时,被告人张宝祥受贿违法所得及孳息全部收归国库。

  据悉,张宝祥被调查已有两年之久。2019年11月18日,根据吉林省纪委监委发布的消息,张宝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0年11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显示,张宝祥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参与赌博,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权益并收受财务涉嫌受贿犯罪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最终,经法院审理查明,2003年至2019年间,张宝祥在担任长春市商业银行行长、长春市宽城区委书记、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承揽、银行贷款、人事安排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392.3713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张宝祥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吉林财贸学院(现为吉林财经大学)。1986年进入长春市政府办公厅工作,七年后,不满30岁的他升任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开发区分局任局长一职。

  “千禧年”伊始,张宝祥第一次投身于银行业。2000年12月,张宝祥任长春市商业银行(吉林银行的前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事长。一年半之后,2002年6月,张宝祥进一步高升,任长春市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党委书记,2005年11月,其又担任长春市商业银行行长、党委书记。

  在银行业任职6年后,张宝祥又重返政府部门工作。其先后担任过长春市南关区委副书记及区长、宽城区委书记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及党委书记。

  2014年8月,张宝祥再次转投银行业,重回老东家,时年50岁,任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直至2019年11月被调查,自此,职业生涯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以来,吉林银行已有四位高管陆续“落马”。2020年12月,吉林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安华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400万元;2021年2月,吉林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盛忠因涉嫌犯贪污、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200万元;2021年11月,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俊翔任职仅四个月便被立案调查,此前在吉林银行工作长达13年。经查,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联合资信在吉林银行的评级报告中指出,受董监高人员变动及董事长、副行长违纪事件影响,吉林银行公司治理水平仍有待提升,对其经营稳定性或将产生一定影响。

  不良贷款6年增622.41%

  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长春市商业银行,于2007年10月经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吸收合并吉林市商业银行、辽源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设立。截至2020年末,吉林银行在经历五次增资扩股后,其股本总额达100.67亿元。

  据悉,截至2020年末,吉林银行的前五大股东分别是韩亚银行(11.92%)、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11%)、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8.32%)、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9%)、吉林省财政厅(6.95%)。根据2021年中报,该行股权共有14.67亿股被质押,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4.57%。

  截至2021年6月末,吉林银行的资产总额为为4544.83亿元,增幅为4.60%;营业收入为53.94亿元,同比下降0.92%;归母净利润为9.60亿元,同比增加20.62%。该行业绩之所以出现增利不增收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3.18亿元,导致营业支出下滑3.62%,释放了一定的盈利空间。

  除增利不增收外,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吉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9%、10.69%、10.68%,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37个百分点、0.32个百分点、0.32个百分点。

  此外,该行的贷款客户集中度也存在风险。根据评级报告,截至2020年末,该行的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资本净额的比例为61.79%,超监管红线11.79个百分点。拉长时间轴发现,这项数据并非首次突破监管红线,而是吉林银行压降后的结果。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分别为70.03%、66.73%、61.79%。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消息,吉林银行原董事长张宝祥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银行贷款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经调查发现,张宝祥在职期间,吉林银行的贷款总额由2014年的141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544.59亿元,6年间增长79.58%。

  贷款增加促进资产规模扩大,这本是件有益于银行发展的事情。然而,与贷款规模一同增长的还有其不良贷款。根据大公国际对吉林银行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评级的报告,2014年至2019年,该行的不良贷款分别为15.17亿元、23.91亿元、30.05亿元、32.34亿元、61.86亿元、109.59亿元,增幅高达622.41%。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吉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82%飙升至4.31%,逼近5%的监管红线。

  受此影响,吉林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也在逐年递增,对其利润起到一定的侵蚀影响。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该行的资产减值损失由11.43亿元增加至44.36亿元,成本翻了近3倍。相较于2017年29.40亿元的归母净利润,2018年和2019年的数值均已“腰斩”。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该行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57亿元、12.11亿元。

  高管接连落马后,吉林银行将采取何种措施加强监管?新任领导班子上台后又将如何解决此前埋下的隐患?这都将是吉林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吉林银行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