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2023中国科创金融论坛在济南举办,主题为“金融赋能科创未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巡视员周学东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宣布因资不抵债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和2008年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硅谷事件引发连锁反应,震动全球金融市场,也引起金融界和科技创新领域极大的关注。
周学东表示,经研究发现,这里存在两个误解:第一,硅谷银行倒闭,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是因为客户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第二,硅谷银行倒闭,与硅谷银行支持科创企业,以及硅谷银行的投贷联动模式无关。
事实上,2020年前,硅谷银行经营模式以投贷联动为主,其经营管理、盈利性和资产负债是完全健康的。
周学东解释,正是2020年后硅谷银行经营模式发生了转变,在资产端配置大量长期资产支持证券(MBS)和国债等非信贷资产,同时未受保存款比重过高(91%),最终才导致流动性危机的发生,与科技型贷款和投贷联动模式无关。
2020-2021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实施零利率与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科技行业与风险投资迅速扩张,硅谷银行获得大量存款,经营模式偏离原有投贷联动模式,资产主要转向证券投资,配置大量长期债券;2022年,由于宏观环境变化,加上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大幅加息,科技行业与风险投资萎缩,硅谷银行存款持续流失,同时债券价格下跌使其资产大幅贬值、变现困难,最终因流动性危机而破产。
因此,周学东认为,不能因为硅谷银行事件就否定了硅谷科创金融模式,应继续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包括投贷联动模式在内的创新实践,但应避免客户结构单一,并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在监管方面,要加强对中小银行的监管,尤其是强化流动性风险监测;在货币政策上,应坚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灵活适度,避免大起大落,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引发金融机构因价格调整带来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 机器人,这一方向或有预期差!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 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 国家数据局将推10多项数据要素政策,相关龙头企业有受益
-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 3700点得而复失,券商板块盘中巨震!未来金融股还有哪些机遇?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