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首席:2021年疫后经济强劲复苏 海外资金流入大幅增长利好国债
网1月14日消息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分别就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下半年人民币债券和利率走势发表了前瞻性解读。
德意志银行研究团队预计,随着经济增长加速、人民币走强以及利率正常化,2021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复苏的步伐,并有望自2021年起开启疫后经济的长期绿色复苏。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指出,由于中国经济活动回暖再超预期,2020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有望达6.6%。2021年美国或将出台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外部需求有望维持强劲态势,预计中国2021年GDP全年增长将达10%。
熊弈称,中国强劲的增长前景为宏观政策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央行年度工作会议表明货币政策立场将趋中立。房地产贷款的收紧体现了中国政府希望避免经济过热的考量。财政部将削减无效的财政支出,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或将在2021年有所缩减。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表示,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
其一,未来几个季度有望实现年化环比近 6%的增长,以经济的强劲复苏及央行稳定宏观杠杆率的决心为基础,中国有望成为首个在降低系统额外流动性的同时,上调政策利率的国家;
其二,随着越来越多的全球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强劲的投资组合将补充约占 GDP 2%的经常账户盈余;
其三,为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在贸易和资本项下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吸引力,央行将不断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化水平并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预计人民兑美元汇率在 2021 年达到6.20,升值轨迹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刘立男整体看好中国债券长期表现,她指出,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步伐将有所放缓。人民币汇率走势、价格曲线及波动风险主要受五大因素驱动。
其一,加快推出货币宽松政策的风险,尤其是在上半年全球增长复苏的预期下,将加大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并对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构成上行风险;
其二,供给端的有利条件将限制人民币汇率的上行风险,预计 2021 年的财政政策将保持适度扩张,政府融资规模或将同比下降 23.5%。
其三,受估值、人民币增长潜力及人民币债券入指的利好,2021 年海外资金流入规模或将增长 50%至1.2 万亿元;
其四,信贷风险增长虽会引发人民币资产短期波动风险,但整体风险可控;
其五,监管政策的调整或构成尾部风险。
刘立男预计,2021年海外资金流入规模将达到去年的1.5倍。截止到2020年10月,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流入已增长50%至8000亿元。2021年3月,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将公布人民币债券入指的执行时间表,预计2021年10月开始纳入。2021年末,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预计将从目前的2.7%增至3.3%。海外资金流入的增长将利好国债及政策性银行债,外资持有国债比例有望从9%增至12%。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