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张晟:构建绿色发展生态体系,助力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 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于11月25日盛大开幕。论坛以“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论坛同时得到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友成基金会以及济安金信、东方金诚的大力支持。
东方金诚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张晟分享《构建绿色发展生态,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演讲。
他从标准体系建设、绿色金融产品、ESG投资、激励约束机制四方面谈搭建绿色生态体系。
首先,从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看,随着《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一批绿色金融标准和指引先后发布,为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确保绿色金融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以绿色债券市场为例,已初步统一了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标准,实现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极大地便利了境内外资金投入到我国绿色产业发展中。
其次,从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看,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市场体系。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末绿色贷款数据显示,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6万亿,居世界第二位。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资产均取得快速的发展,对绿色实体经济的支持成效显著。
他指出,ESG是当下流行的投资理念,它统筹兼顾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绩效,成为责任投资者广泛认同的价值投资标准。据PRI统计,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球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签署机构已达5179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2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签约方达到112家。
再者,从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看,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绿色金融扶持政策,通过补贴、税收、货币政策工具等激励约束机制,驱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外部效应内生化。2021年7月人民银行修订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施行,将绿色债券承销、投资、绿色信贷投放等业绩纳入MPA考核;2021年11月人民银行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创新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等等。
同时,他强调,我国绿色金融还处在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占比还很低,市场活跃度有待提升、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仍需完善、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一方面要努力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绿色金融五大支柱,另一方面要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将绿色金融的成功做法、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支持转型经济活动的领域,在可持续框架下实现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共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最后,张晟分享了东方金诚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上所做出工作:
东方金诚聚焦信用评级主业,通过对债券市场持续专业化的风险监测,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区域、行业、工商企业类主体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给予政策支持和流程优化。近年来,东方金诚助力服务实体企业实现直接融资的金额达6600多亿元。
另外,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相关课题研究;积极推动ESG评级技术理论、ESG数字化评级体系、ESG数据库建设工作,构建了覆盖A股上市公司ESG数据库,打造了专业化、智能化的ESG数字化服务平台。
关键词阅读:绿色金融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