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 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于11月25日盛大开幕。论坛以“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来自银行业协会、信托业协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学术机构、金融机构、低碳转型优秀企业的30余位重量级嘉宾将莅临峰会,共同就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产业等四大模块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行长刘湄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近些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气候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议话题。刘湄表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挑战 ,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至关重要。
在刘湄看来,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自然灾害,对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都会造成严重损害。为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全球低碳转型。金融机构作为经济社会系统中的重 要金融中介机构,需要首先把握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绿色金融可对实现低碳转型与双碳目标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刘湄认为,双碳目标的制定为中国的碳金融与绿色金融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之驶进了发展的“快车道”。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金融行业的双碳目标发展。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指引的绿色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力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激发出更多创新与实践。碳金融、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都将迈上发展的新台阶。伴随国内企业“走出去”、海外企业“引进来”的步伐不断加快,绿色金融也将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与主要发展方向。
为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低碳转型与发展需求,刘湄介绍,花旗在ESG 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今年为企业客户推出了与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的供应链金融产品,除贡献双碳目标以外同时助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外还率先推出“随心划”资 金池服务,让中国客户成为全球首批享用该项流动性管理服务的花旗客户。值得留意的是,除了这些产品优势,花旗还具备“产品线优势”,花旗的金融服务覆盖资本市场、证券托管、衍生产品、财资管理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服务在华运营的各类机构的需求。
放眼未来,刘湄称,在国家朝着双碳目标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花旗将延续百余年的创新传统,以金融赋能未来发展,期待服务更多企业伙伴的低碳转型和金融需求,共同进步与成长。
关键词阅读:绿色金融





- 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落地,电网设备需求释放成长新空间
- 机器人双龙头催化事件持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活跃度上行
- “反内卷”预期之下,碳酸锂期货大涨5%,关注低成本的龙头企业
- 煤炭行业从“量价双杀”转向“优质产能溢价” ,打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
- 人形机器人大事件!智元、宇树中标亿元大单,行业加速推进规模化生产
- 263篇研报+38场路演!机构热捧“反内卷”,结构性牛市可期?
-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第一桶铀”成功生产下线
- 多地持续推进产业落地,Robotaxi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
- 重磅利好再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超亿元订单激发万亿级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