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以创新碳普惠机制为主要路径,推动全民绿色低碳行动
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 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于11月25日盛大开幕。论坛以“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论坛同时得到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友成基金会以及济安金信、东方金诚的大力支持。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分享了以《推动碳普惠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主题的演讲。
杜少中表示,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二氧化碳浓度是200万年以来最高,海平面上升速度是3000年以来最快的。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通力合作,加大碳减排力度。如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关系全球80亿人的切身利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减排,中国一如既往发挥了积极主动的建设性作用。”杜少中说道,在政府层面,国家为碳达峰、碳中和制定了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1+N政策和地方、行业行动计划,充分彰显了我国在气候治理上的大国担当,更让人高兴的是中国政府的顶层设计中,低碳消费、生活绿色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企业和公众行动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互动。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杜少中指出,按照中科院相关研究成果,我国消费端的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53%,消费端碳减排意义非常重大。消费端减排不仅自身潜力巨大,还会反过来促进、引导生产端的减排,为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积极支撑。
最后,杜少中分享了中华环保联合会在碳普惠方面的具体行动。公众参与的碳普惠,是以人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用游”等消费行为做场景,把公众无形的绿色行为方式转化为有形的绿色价值,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的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碳普惠”的核心逻辑就是“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人人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受益”。
“今年6月15日(全国低碳日),中华环保联合会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生态文明促进会共同发起了‘碳普惠合作网络’”,杜少中说道。以创新碳普惠机制为主要路径,以激励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主要方向,按照“互不隶属,合作共赢”的运行方式,整合各方社会资源,推动全民绿色低碳行动。
关键词阅读:绿色金融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