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局当下AI技术概念火热却“落地遇冷”的境况?近日,新网银行邀请了凯瑞科技联合创始人王秋霖、慧企宝智能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万池,两位行业一线人士做客“AI构造力”直播间,就此话题解疑释惑,现场分享并讨论了产业AI加速落地要做好财务管理,以及“AI+产业”的技术研发及落地实践经验。
万池、王秋霖、主持人(从右至左)在直播现场
AI+产业是大势所趋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迅猛,资本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各类大型模型发布会频繁举办,整个行业呈现出高度繁荣的景象。但在产业一侧,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存在迎合市场热点,简单地将“AI+”作为营销噱头,对传统业务进行概念化包装的情况。
具有二十年技术研发经验的王秋霖分享了其对AI产业化的理解,不仅讲述了凯瑞科技在公司绩效管理上的AI实践,还介绍了公司重点研发的采血机器人、轮胎检测仪等全新AI产品。在万池看来,AI+产业是大趋势,对于AI如何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他认为一定要算好这三本账:行业的大帐,企业的小账,产品的细账。“依托AI形成降本增效的闭环,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过去三十年里,互联网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消费习惯,并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迈进。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两位嘉宾一致认为,AI+产业将是大势所趋,且不可逆转,但仍需冷静思考如何在产业级、企业级应用中实现降本增效。
王秋霖以互联网技术为例描述道,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互联网还只是一个前沿技术,最初的形态也只有门户网站,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壮大,搜索引擎、电商平台接连涌现,并最终成为移动互联网浪潮,深刻改变了社会,并催生了一批大厂。“AI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AI的未来一定会影响更加深入,技术更加强大,并一定会逐步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应用服务和产品”。万池表示,这其中既有技术创新也有商业模式创新,这对于创新企业而言意味着巨大机遇。
在新网银行“AI构造力”直播间现场,王秋霖带来了一款基于AI技术的轮胎检测机器人,其具体应用场景就是解决轮胎磨损的发现难题,而这是人眼很难判断的,现在有了AI技术的进步,就能够靠机器人迅速发现并预警。
王秋霖认为,企业研发投入的价值不仅取决于成本,更在于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以轮胎检测机器人为例,其采用的三维视觉智能算法,可以取代人们对轮胎磨损的经验判断。此外,在产品研发阶段,AI带来的提质增效也非常显著,其效率远高于人类程序员。“AI在大量数据的初步抓取和分析处理方面有很大的效率优势,极大便捷了企业面临的很多基础性、体力型的工作。”
据了解,凯瑞科技已于今年5月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泸州市双港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泸州市龙马潭区的产业投资平台。
AI落地成本焦虑何解?
当下的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AI技术,但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却又往往担心成本过大,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对此,万池提出要算好三本账,“行业算大账,企业算小账,产品算细账!”他特别强调了在AI应用中量化评估性能的重要性。
正因为行业要算大账,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层面,都在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其实我们从行业大账来看的话,它其实是可以算得过来的,目前这个成本正越来越低。”
在万池看来,企业的小账就是AI落地的投入产出比问题,他以企业研发为例进行分析:“通过AI收集相关情报,按照结构化的逻辑形成产品立项分析报告,供产品研发部门参考,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研发人员收集、分析和撰写立项报告的效率。”
万池进一步举例:过去撰写报告,需要几个博士耗时2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完成,现在有了智能体之后,只需要在一个博士的监督和审核下,1到2天就可以完成报告,这对于企业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都是立竿见影。
“都说AI很热,似乎大家都要用,那其实最后我们自身到底获得了什么?”万池强调在AI热潮中保持理性、注重实际效益的必要性。显然,企业管理者面对这一波AI热潮,不能头脑发热就一窝蜂下场淘金,更应该从企业效益上保持足够的冷静。
此外,面对AI在产业端的落地诉求,企业管理者也要建设三种能力:一是与AI共生共创的能力,二是对于业务的深度理解能力,AI需要输入业务逻辑,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三是管理统筹能力,当有了AI工具,如何进行任务的分解和人机协同的安排,对于结果产出至关重要,甚至还会涉及公司运行流程的再造。
新网银行最新打造的“AI构造力”直播栏目,紧跟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聚焦AI领域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解读AI大模型如何重构金融及行业生态。通过直播访谈、线下交流、内容联动等形式,搭建银行科技、AI公司创始人、高校教授与财经媒体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