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农商行2025半年报:资产总额达1.63万亿元,赋能成渝双城经济圈成效显著
8月2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下称“渝农商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该行紧扣国家战略部署,深耕地方经济,深入构建数字驱动、产业链动、场景圈动“三种新动能”,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协同提升,经营业绩稳健向好,服务实体经济与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从核心经营数据来看,渝农商行资产规模再创新高。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0%;客户存款余额1.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4%,增量达832.49亿元;客户贷款和垫款账面余额7652.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4%,增量509.72亿元,规模扩张的同时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盈利水平稳步提升,抗风险能力持续夯实。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7.41亿元,同比增长0.46%;净利润78.47亿元,同比增长3.79%;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76.99亿元,同比增长4.63%,盈利韧性凸显。资产质量保持优良,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55.58%、资本充足率15.11%,均保持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与资本实力稳居行业前列。成本管控成效显著,成本收入比26.58%,存款付息率1.52%,同比下降27个基点,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服务地方经济与国家战略方面,渝农商行展现地方法人银行担当。在乡村振兴领域,该行将近70%人员、80%网点、80%自助机具投向县域及农村地区,实现全市100%行政村整村授信,涉农贷款余额达2602.18亿元,县域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重庆同业首位,“农村领跑”优势持续巩固。在城市业务拓展上,科技贷款余额998.05亿元,绿色信贷余额802.1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78.46亿元,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获评最高级“一级”,“城市赶超”步伐加速。
数字化转型与战略布局成果亮眼。上半年,该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及重庆渝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金融科技人员超700人,科技人才占比达5%,申请各类专利及软著200余项,AI中台建设与大模型垂直应用落地,数字风控、智能网点等数字化能力显著提升。手机银行用户达1540.36万户,本年度发生交易金额7986.59亿元。企业网上银行客户17.66万户,本年度发生交易金额5401.5亿元。
同时,该行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支持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市级重点项目159个,贷款余额268.22亿元。全面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截至2025年6月末,陆海新通道融资余额587.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69亿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展望下半年,渝农商行表示将继续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打造科技型、产业型、生态型世界一流现代化农村商业银行,在保持西部第一、全国领先市场地位的基础上,为现代化新重庆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