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报里的“私行”较量
在零售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私人银行业务正迅速崛起,成为各大银行战略布局的关键赛道。企业预警通显示,随着2025年中报数据陆续出炉,清晰地展现出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新格局,其中私人银行业务的表现尤为亮眼,而国有大行在私行客户规模与资产集中度方面持续领跑,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
零售业务总体格局:国有大行主导,股份行差异化突围
从零售金融整体规模来看,国有大行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位列前三甲,零售AUM均超过20万亿元,工行更是以24万亿元的规模领先。邮储银行和中国银行也分别以17.67万亿元和16.83万亿元位列四五位。
不过,股份制银行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了差异化突围。招商银行以16.03万亿元的零售AUM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居第一,甚至超过了部分国有大行。在客户精细化运营方面,股份制银行表现突出,招商银行人均AUM达7.42万元,彰显了其在高净值客户服务领域的独特优势。兴业银行人均AUM为4.93万元,平安银行为3.33万元,均高于国有大行水平。
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争夺激烈
私人银行业务已然成为银行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关键领域,呈现出显著的资产集聚效应,是零售金融中高净值客户服务的核心板块。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私人银行客户是指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不同银行私行客户门槛并不相同。
国有大行在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AUM)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据已公布数据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以3.5万亿元的私行AUM位列首位,私行客户数达27.9万户,人均资产规模为1254.48万元。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私行AUM分别为3.4万亿元和3.18万亿元,客户数分别为21.69万户和26.55万户。中国银行私行人均AUM高达1567.54万元,在高净值客户深度经营方面优势尽显。
从人均资产规模来看,平安银行私行人均AUM高达1968.16万元,位居行业首位,体现出其超高端客户的高度集中。中国银行和浙商银行分别以1567.54万元和1383.01万元的人均规模位列第二、三位。
在私行客户数量方面,国有大行优势明显。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私行客户数均超过20万户。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18.27万户领先,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以9.99万户和7.5万户紧随其后。
综合2025年中报数据可以看出,银行业的零售金融正从规模竞争转向结构优化,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未来,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进一步释放,私人银行服务能力将愈发成为衡量银行零售金融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国有大行凭借庞大的客户基础和雄厚的资金优势将继续领跑,而股份制银行则会通过差异化服务和产品创新来抢占细分市场。数字化能力、投顾团队专业水平和产品创新力也将成为决定银行能否在私人银行赛道胜出的关键因素。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