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进商圈,守护权益“零距离” ——宁波银行走进海曙印象城开展金融宣教活动

9月17日,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在宁波海曙印象城热力启幕。本次活动由宁波银行与多家银行及保险机构联合开展,通过“舞台宣讲+互动体验+场景展示”的多元模式,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为商圈市民带来一场沉浸式的金融消保“盛宴”。

案例剖析,筑牢风险“防火墙”

活动伊始,主舞台区便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来自宁波银行及其他参与机构的金融消保专员,围绕当前市民最关心的金融热点话题展开宣讲,用“接地气”的语言打破专业知识壁垒。在“个人信息保护”环节,宁波银行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伪基站短信”“APP过度索权”等案例,详细讲解如何辨别钓鱼链接、保护银行卡密码及身份证信息,提醒市民“不随意透露、不轻易点击、不盲目授权”;针对“防范电信诈骗”,则通过“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返利”“刷单诈骗”等典型案例,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套路,强调“凡是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律多核实;凡是承诺高收益的,一律多警惕”。在“理性投资理财”板块,宣讲人员针对部分投资者“追求短期高回报”的心理,通过对比正规理财与非法集资的差异,引导市民树立“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资观念。

互动体验,让知识“活”起来

宁波银行及参与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特色,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化、场景化的互动体验项目,让市民在“玩中学、学中记”,真正让金融消保知识“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

在宁波银行的摊位前,“反诈投壶”游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投壶的箭靶上标注着“虚假投资”“冒充客服”“刷单返利”等诈骗类型,参与者需站在指定位置,将箭矢投入对应靶位,并说出该类诈骗的防范要点,即可获得小礼品。

其他机构的摊位也各有亮点,如“金融知识转盘”通过快问快答巩固消费权益要点;“模拟理赔小剧场”帮助公众了解保险服务流程。不少市民主动在摊位前停留,沉浸式体验学习。

流动宣传,让知识“随处见”

宁波银行工作人员组成的“流动宣传小分队”,手持宣传手册,在商圈内主动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如讲解近期高发的金融风险点;提醒手机银行转账前一定要“确认收款方信息,警惕陌生账户”;针对老年群体,更是耐心细致地讲解“如何辨别虚假理财广告”“如何保护养老金安全”,用贴心的服务将金融关怀送到市民身边。

“以前总觉得金融消保是银行的事,跟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今天才发现原来金融消保就在我们身边,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钱袋子安全。”市民张先生在参与活动后,主动拿走了几本宣传手册,打算带回家给家人一起学习。

本次海曙印象城金融消保宣传活动,不仅是金融行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金融消保教育常态化、场景化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银保机构的联动协作,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市民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宣传形式,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为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宁波银行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金融消保宣传工作,不断拓展宣传渠道、丰富教育形式,将金融消保知识送到更多市民身边,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为助力市民美好生活、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钟离
AI智能分析该文,为您挖掘投资机会该AI功能处于试用阶段,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展开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热榜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