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价值创造,经营稳中向好,交通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
10月30日,交通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经营业绩。今年以来,交通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作用,集团业务经营呈现“稳中向好”良好态势。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5.5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
盈利保持韧性 营收逐季向好
前三季度,交通银行经营发展保持稳健,主要指标逐季向好。报告期内,集团实现净经营收入2,000.59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增幅分别为1.46%、0.15%;实现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0%。净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幅较上半年分别提升1.14%和0.29%。
扎根实体经济 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
交通银行充分发挥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聚焦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蓄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报告期末,集团客户贷款余额9.0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4%,同比多增312亿元。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均高于对公贷款平均增幅。
交通银行发挥全牌照综合经营优势,丰富金融“五篇大文章”产品供给、建强服务功能。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将各类资源向科创领域聚集,加快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拓展绿色金融服务领域,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72%、绿色债券投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2.35%。推动普惠金融数据赋能发展,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8.29%。推进养老金融协同发展体系,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1.75%。丰富数字金融生态场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13%、互联网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3.06%。
做强上海主场服务“五个中心”建设
作为总部在沪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围绕党中央交给上海的战略任务,深度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提升科技金融能级,巩固扩大金融市场业务领先优势,打造离岸金融、跨境金融和航贸金融特色,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服务现代化城市建设。报告期内,交通银行已与上海65个市级、191个区级重大项目建立合作;达成“债券通”交易6,501亿元、“互换通”交易6,344亿元;上海地区国际收支和跨境人民币收付量分别为2,156亿美元、13,183亿元。
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发展
建强数字基础设施与安全防护屏障,加快释放数字生产力,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服务质效。以“一件事”思维加强人工智能在科创普惠、风险授信、运营客服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云跨行”“司库”“银企付”等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赋能业务发展。报告期末,个人手机银行、买单吧APP月度活跃客户数(MAU)分别达到5,306.08万户、2,592.89万户;开放银行开放接口7,039个,累计调用次数105亿次。
风险防控扎实有效 资产质量持续夯实
交通银行秉承稳健经营理念,着力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推动集团资产质量水平稳中提质。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26%,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97%,较上年末上升8.03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处置不良贷款557.37亿元,同比增长28.12%。
下阶段,交通银行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大高质量金融供给,充分发挥大行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稳步推进上海主场建设,打造特色优势、建强服务功能;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守牢风险防控安全底线;做好客户基础提升工程,夯实集团高质量发展根基,保持好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
